檔案狀態:    住戶編號:1677735
 王小清 的日記本
快速選單
到我的日記本
看他的最新日記
加入我的收藏
瀏覽我的收藏
了凡四訓-大意 《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》 了凡四訓講記-改過之法
 切換閱讀模式  回應  給他日記貼紙   給他愛的鼓勵  檢舉
篇名: 了凡四訓講記-立命之學
作者: 王小清 日期: 2012.01.05  天氣:  心情:
前言

這本書雖然不是佛經,但是要把它當作佛經一樣尊重。民國初年,淨宗印光大師,一生中對這本書極力提倡。他的弘化社,印送這本書約在百萬冊以上。由此可知,印祖對這部書的重視。不僅如此,而且還不斷提倡,教我們研究、實行、講說。

〔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〕。這是諸佛的法印。佛法是講原則,是講道理的。所以,佛經有五種人說,除佛之外,其餘弟子、天、仙、化人所說的,只要和佛說的宗旨一樣,不違背佛的原則,佛都承認它是佛經。

我們看看這本書的內容,都是講〔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〕。等於佛經。佛是講理的,並不是只有佛自己說的,才稱為佛經。這就是佛教值得人尊敬,值得人讚歎的地方。因此凡是符合佛陀教育的原理、原則,我們都應該看成經典。尤其是這本書,經過祖師的證明,一再提倡,它是我們學佛的根基。不但是學佛的基礎,也是一般人在社會上安身立命的根本。

創造命運是有一套學問,它是有理論、有方法的。這些理論方法就在這本書中。本書的分量雖然不多,但對於這方面確實掌握住綱領。所以我們想要改造命運,創造命運。乃至學佛真正有所成就,都要依本書的道理方法為基礎。可見本書對於我們學佛修行是何等的重要。

〔了凡四訓〕是這本書的名字。〔了凡〕是寫這本書的人。〔了凡〕兩個字的〔凡〕字,有兩種說法。第一、是講到人。如果不是佛菩薩羅漢這些聖人,就是一個平常的〔凡人〕。〔了〕是明白、也是完結的意思。〔了凡〕就是明白做個平凡人是不夠的,應該要做最上等的人。就是說凡是平常人所動那些不好的念頭,要漸漸消除。所以稱作〔了凡〕。第二、就是指作者袁了凡先生。他是明朝人,出生在江蘇省蘇州府的吳江縣。他是進士出身,做過寶坻縣知縣。他喜歡做善事,並且是信仰佛教的。因為他是一個大善人,所以大家都尊重他,稱他了凡先生。

〔四訓〕是四種教訓,就是本書所說的四篇文章:第一是立命之學,第二是改過之法,第三是積善之方,第四是謙德之效。這是了凡先生把他讀書所得到的心得,以及他一生奉行〔太上感應篇〕的經驗,寫了這本書來教導他的兒子。所以此書是他的家訓。

立命之學

第一篇〔立命之學〕,這是世間每個人都想明瞭的課題。我們一般所見所聞,這個世界上的人,有富貴、貧賤,長壽、短命,都認為是命裡註定的。這種說法不能說他完全錯。因為一個人若是前世做好人好事,這一世自然是一個富貴、長壽的人。若是前世做壞事,這一世自然是貧賤、短命。這是平常的道理。可是我們要曉得還有特別的,就是命運可以改變的道理。若一個人本來命裡註定富貴長壽的,但他做了極大的惡事,等不到下一世去受報應,就在這一世變成了貧賤短命的人。也有一種人,本來命裡註定貧賤短命的,因為他做了極大的善事,不必等到下一世來享福,就在這一世變成了富貴長壽的人了。這種事自古以來,中國外國歷史上的事例很多。所以雖然說今世所受的都是前世所做,命裡早就註定。但是也不一定會被命運束縛,還要看他自己現在去創造。

這一篇〔立命之學〕,就是了凡先生把他自己改造命運的經過,同他所看到的一些改造命運的人種種效驗,告訴他兒子,要他兒子不被這個〔命〕字束縛住,要竭力去做種種的善事,不可以做壞事。〔立〕字是建立的意思。〔立命〕兩個字,就是命不能束縛我,是我創造命運,命運掌握在我手裡的意思。所以〔立命之學〕,就是論立命的學問,講立命的道理。反過來說,我們念佛修行的人,若能夠按照這個方法去做,念佛一定可以往生西方,得到一個快樂美滿的人生。這一篇文字很長,現在依次講解。

余童年喪父。老母命棄舉業學醫。謂可以養生。可以濟人。且習一藝以成名。爾父夙心也。

這是第一小段。這四篇文章,都是袁了凡先生對他兒子所說的話。所以文章的語氣,是勉勵其子,自己一生命運是如何改變的,希望他的子孫也能明瞭此理,依教奉行。所以叫做〔家庭四訓〕。

他自己敘述,從小父親就過世,母親叫他放棄舉業〔舉業〕就是讀書求學從政,也就是放棄讀書去學醫。因為在中國過去舊社會裡,讀書求學目的是從政。放棄讀書,就是放棄從政的行業。學醫可以養生,自己有一技之長,將來可以憑行醫謀生。所以這裡的〔養生〕,〔生〕是生活。同時又可以救人,〔濟〕就是救濟別人。這是很好的行業。人生選擇行業是很重要的。從前教書的先生,學生接受他的教學,沒有規定學費是多少,而是隨便供養的。家裡富裕的人就多送些,貧窮的人就少送些。只要至誠恭敬的表達尊師重道的心,學費的多寡不是很重要的。醫生也是如此,只要盡心盡力地為人治病,至於報酬就隨各人的心意,因為他是以救人為目的。所以古老的社會裡,教師和醫生普遍的受到人們的尊重,道理就在此。

『且習一藝以成名』。這個〔藝〕字就是技藝。技藝如果專精,就可以成為一代名醫。『爾父夙心也』。母親告訴他,這是你父親的願望。當然,了凡先生就放下讀書的念頭來學醫。從〔可以養生〕起四句話,都是了凡先生的母親所說的。

後余在慈雲寺遇一老者。修髯偉貌。飄飄若仙。余敬禮之。語余曰。子仕路中人也。明年即進學。何不讀書。余告以故。並叩老者姓氏里居。曰。吾姓孔。雲南人也。得邵子皇極數正傳。數該傳汝。余引之歸。告母。母曰。善待之。試其數。纖悉皆驗。

這一段是敘述他改變命運的機緣。內容描述在慈雲寺遇到一位老人,這個老人〔修髯偉貌〕。〔髯〕是鬍鬚。從面頰兩邊垂下的叫〔髯〕;在下巴底下,嘴兩邊的叫〔鬚〕。這個人鬍鬚很長,相貌莊嚴,個子高大,看起來不是一個凡人,所以叫〔飄飄若仙〕。仙風道骨,瀟灑出眾,沒有一點俗氣的樣子。所以袁先生對這位老人非常敬重,因為他品貌不凡。

老人就告訴他:〔你是將來要從政的人〕。〔子〕是對人的尊稱,〔仕〕是做官。〔仕路〕就是官場,像現在的政治界一樣的意思。〔明年即進學〕,因為老人會看相,就叫他趕快去進學。〔進學〕就是從前國家用人,都要經考試來選拔人才。如果考上了秀才就會派進到縣立的學校讀書,所以叫做進學。並且說:〔你是從政之人,為何不趕快讀書呢〕?〔余告以故〕,了凡就把母親告訴先父希望他學醫的原因,向老人說明。並且請教老人姓名和住所。〔里居〕也包括籍貫和住處。老人就告訴了凡先生,他姓孔,是雲南人。

〔得邵子皇極數正傳〕。〔邵子〕就是宋朝的邵康節,這是個絕頂聰明的人。〔皇極數〕就是〔皇極經世書〕,這本書也有相當的份量,收在〔四庫全書〕裡,它的內容,完全是依照〔易經〕的理論來推算命運。它推算命運的範圍非常廣泛,整個世界國家轉變都有論定。所以朝代的興亡,個人的吉凶,完全從數理上推斷,是一部非常高深的學問。這的確是有根據,相當科學的。

所以每一個人,甚至每一樁事皆有定數。這就是佛法裡講的因緣果報,只要你起心動念,你就有定數。只要你沒有心念,那你就超越數字、數量之外了。

修行人往往能超越,為什麼呢?因為他入定。入了定,他的心就不起作用,沒有任何念頭。沒有念頭,就不落在數量裡。由此可知,只要你有念頭,就必定落在數量裡。換句話說,遇到高明的人,他就能夠把你的流年命運推斷得清清楚楚。

所以凡夫都有數。唯獨超越三界,阿羅漢以上的聖者,就可以超越宿命了。即使是三界之內,色界、無色界的天人,像他們修成了四禪八定,能不能超過數量呢?的確他在定中,數對他是失去了作用。但是這個失掉作用只是暫時的,並不是永遠的失掉。為什麼呢?他的定力若消失,念頭又起,就又掉到數裡去了,想逃沒法逃出,在那邊緣上,心一動就掉下來。這就是他為什麼永遠不能夠脫離六道輪迴的原因了。如果定功再進一步達到九次第定,永遠保持不會退轉,他就超越數量了。這時他才能夠脫離六道輪迴,佛法裡稱為聖人、阿羅漢。我們懂得了這個原理,所以這個世界一切都是有定數的。既然有定數,我們就要用平常心來看這個世界。好的順境不必喜歡,看到不好的逆境也不要悲傷。為什麼呢?一切都是註定的。

孔先生是邵康節的傳人。這也是代代相傳,都是有師承,一代傳一代,精通〔皇極經〕。他看到袁了凡,就把他看得很清楚,而且告訴他〔數該傳汝〕。你跟我有緣份,我這一套學問,應該傳給你。可以說孔先生找到了傳人了。

〔余引之歸〕。了凡先生就請他到家裡去坐坐。了凡很孝順,告訴他的母親。他母親教他好好接待孔先生,而且告訴他,要算算命,試試看靈不靈。這是處世待人的良好態度,禮貌很周到。你所講的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,我們要經過試驗才行,絕對不是冒冒然就接受。所以先試看看。這一試是真的,大小事情他推算都非常靈驗。這樣他的信心就生了,對孔先生的建議也相信了。

余遂起讀書之念。

進學念書這個念頭就生起來了。

謀之表兄沈稱。言郁海谷先生。在沈友夫家開館。我送汝寄學甚便。余遂禮郁為師。

生起讀書進學的念頭,往從政的道路作預備工夫。以前讀書並不像現在有很多學校。清朝之前都是私塾教學,沒有學校。國家只有大學,沒有中學。必須私塾裡念得很好,才有機會考入大學。那時稱太學,明、清都叫國子監。相當於現代的大學,是國家辦的。私塾,是私人辦的小規模的學校。老師只有一個,學生通常只有二、三十人。

正好他的表兄有一個朋友郁海谷,在沈友夫家裡開館。沈友夫大概是地方上相當富有的一戶人家,因為家裡很有錢,有幾間空房子,用一間作教室,請老師教自己的子弟,親戚朋友的子弟也可以到這裡來上學。郁海谷先生此時正好在沈友夫家裡開館教學。他就拜郁海谷作老師,進學讀書。

孔為余起數。

孔先生給他算命。

縣考童生當十四名。府考七十一名。提學考第九名。明年赴考。三處名數皆合。

孔先生算他的流年命運,告訴他,你明年去考童生,就是我們一般講的秀才,要經過好幾次的考試。先要經過「縣考」,了凡先生應考中第十四名。縣上面有府,府上面有省,這是明、清兩代的制度。一個府大概管七八個縣,主管稱為知府,是在縣之上,省之下。民國就把府廢除了,改成行政專員。

〔府考〕考第七十一名,〔提學考〕第九名。〔提學〕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省府教育廳,管一個省的教育的。所以地方上考試,考得取,考不取,考第幾名,命裡都註定了。所以到第二年去參加考試,果然沒有錯,都符合。

復為卜終身休咎。言某年考第幾名。某年當補廩。某年當貢。貢後某年當選四川一大尹。在任三年半。即宜告歸。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。當終於正寢。惜無子。余備錄而謹記之。

我們看這段文,不是只看袁了凡先生,而是看自己。那一天、那一月、那一日、那一個時辰生死都已註定了,怎麼死法也註定了,一生全都是命裡註定的,你怎麼胡思亂想都逃不過定命。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,誰都沒法子逃過。因為孔先生給他算得這麼靈,所以就請他算終身的命運。

〔終身休咎〕就是一生的吉凶。他的確把他流年排到死,什麼時候死亡,都跟他排定了。歷年的考試,能考取多少名,都給他註出來。〔某年當補廩〕。〔廩〕是廩生,〔貢〕是貢生,〔補〕是補缺。相當於現代所講的公費學生。雖然是學生,但是領國家的津貼,每個月生活費由公家補貼。每一個縣都有一定的名額,必須有缺了,你才能夠遞補上去。

〔某年當貢〕。貢是貢生。廩生、貢生都是明、清兩代依學生的程度而設立的,不是學位,相當於我們現代的中學生、大學生。但是受到國家照顧,由國家發給他生活費用。從前生活費用是發米,而米多的、吃不完的可以賣錢,相當於實物配給。而現代則用貨幣來代替食物,是方便多了。至於秀才、舉人、進士,相當於我們現代的學位,好比是學士、碩士、博士。進士相當於博士,是最高的學位。貢後某一年他去做官了。

〔四川一大尹〕。〔大尹〕相當於現代的縣長。還有二尹、三尹。二尹相當於現代的主任秘書,三尹相當於現代所講的科長。

〔在任三年半〕。做三年半的縣長,你就得要辭職。為什麼呢?壽命到了。五十三歲,壽命也不很長。

〔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〕,你就壽終正寢,這還是得到一個好死。可惜你命裡沒有兒子,〔惜無子〕。了凡先生把這些事情恭恭敬敬的記下來,給自己作一個參考。

自此以後。凡遇考校。其名數先後。皆不出孔公所懸定者。

孔先生的確很高明,算得很靈。往後每次考試,完全跟孔先生算的名次都相符合,一點也沒差錯。

獨算余食廩米。

這是廩生所得的俸米。

九十一石五斗當出貢。

一石是十斗。他說每個月領俸祿,你自己記住,等你領米領到『九十一石五斗』,你就『出貢』了,就升級了,你就從廩生升到貢生了。升到貢生,廩米就不給了,廩生的缺就讓別人來補,這有一定的名額。

及食米七十餘石。屠宗師即批準補貢。

屠宗師就是當時的提學,相當於現代的教育廳長,他看袁先生的學問、品德還不錯,建議要提拔他。〔出貢〕就是批准了補貢,從廩生就補貢生的缺了,也就是升級了。

余竊疑之。

他這下懷疑了,孔先生這一著沒算對。

後果為署印楊公所駁。直至丁卯年。殷秋溟宗師見余場中備卷嘆曰。五策即五篇奏議也。豈可使博洽淹貫之儒。老於窗下乎。遂依縣申文准貢。連前食米計之。實九十一石五斗也。

俸祿領到七十多石的時候,屠先生就批准他補貢了。可能屠先生批准之後,也許就升官高遷,也許是調職了。〔署印〕是代理。教育廳長大概被調走了,現在有個代理教育廳長。這一位代理教育廳長不同意,把他駁回去,不准他補貢,他還繼續去當秀才、廩生。廩生、貢生都是秀才。一直到了丁卯年殷秋溟宗師當提學,他看到『場中備卷』。這些考卷就是落第的,沒有考取的卷子還保存著。有些時候,主管的官員會把這些沒有考取的卷子拿來,重新看一看,希望發現遺漏的人才。如果真正是人才,他們還是要提拔的,怕的是一時差錯遺漏了。

殷秋溟就看到袁了凡的考試卷。『五篇』就是『五策』,即是我們今天所講的論文,五篇論文。殷先生看了非常滿意,非常的讚歎。他說這五篇論文,就像是五篇奏議。『奏議』是臣子對皇帝的建議,國家施政應興應革,他們都可以提出意見,貢獻給朝廷,由朝廷來取捨。殷先生說這五篇確實就是奏議。可見袁先生見識很高,文章寫得很好。而一般對國家興革提出建議,都是屬於大臣的事情,不是小小的秀才做得到的。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政務委員,國策顧問,是他們提出的這些文章。而袁了凡的文章居然可與他們相提並論,可見他的確是有學問。

『豈可使博洽淹貫之儒,老於窗下乎』。〔博〕是指他見識廣博,〔洽〕是他的說理非常清晰通達,〔淹〕是透徹,〔貫〕是文章無論理路,無論是章法結構,都有條不紊。能得此四個字的評語,定是上乘的文章,無論是在思想理論,文字的結構,都屬於上等的。所以不能叫他終老於窗下,一生只做個秀才,可惜了,應當要把他選出來替國家服務。

『遂依縣申文准貢』。就是交待當地的縣政府,要把這個人提拔起來。『連前食米計之,實九十一石五斗也』。

從此處來看,屠宗師是很了不起的人,看到袁先生的卷子馬上就想提拔他。可是代理人楊先生把他駁回去了,這就是兩個人的看法不一樣。袁了凡是有才幹。可是從這裡我們得到一個很大的啟示,那就是有才還要有命,所以人的一生命運主宰了一切。命、時、因緣都有定數。這裡面講才、命、時。袁先生一定要遇到殷秋溟,他的因緣才成熟。這些我們都應當要明白的。

余因此益信進退有命。遲速有時。澹然無求矣。

從此以後,袁先生真的覺悟,真的明白了。一個人一生的際遇,吉凶禍福,貧富貴賤都有命,都有時節因緣,不能強求的。命裡面沒有,怎麼動腦筋也求不到。命裡面有的,什麼念頭不想,到時候自然來了。他明白了,從此以後無求、無得、無失,心地真正平靜下來了。所以我讀〔了凡四訓〕,學佛以後,我們可以稱袁了凡在這一階段,是一個標準的凡夫。我們一般的凡夫,都不夠標準,為什麼呢?心不清淨,一天到晚還胡思亂想。他的妄念沒有了,對於一生的休咎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
所以古德云:〔君子樂得為君子,小人冤枉為小人。〕為什麼呢?因為君子知命,知道〔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〕。小人很冤枉,拼命的追求,不知道這是命裡有的。努力拼命求得的,還是命裡有的。你說冤枉不冤枉呢?這是指定數,一般人都在定數裡。這個時候袁了凡只知道有定數,不知道定數之外還有一個變數,命運是可以改變的。

下一段以後就是講變數,講立命的理論方法。要按照真正的理論方法去求,就能夠改變你的命運。你想求什麼就能夠得到什麼,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。

佛家所講的布施。你想得到財富就必須行〔財布施〕,想得聰明智慧那就要行〔法布施〕,想長壽平安,那就要行〔無畏布施〕,這就是正確的創造命運的方法。按照正確的理論方法去求,都可以得到你所要得的,甚至連成佛也求得到,何況這些世間的小小福報。

貢入燕都。留京一年。終日靜坐。不閱文字。

〔燕都〕就是現在的北京,也就是首都所在地。元、明、清三朝首都都在北京。〔留京一年〕,他出貢之後就到北京去了,在北京住了一年。〔終日靜坐,不閱文字〕,每天靜坐。從這個地方,可以看到他的心地多麼清淨。心清淨了自然就生智慧。一般人智慧不能現前是心不清淨。他之所以能夠靜得下來,就是他對於自己的命運完全知道,想也沒用處,所以什麼都不想了,心定下來了。

己巳歸游南雍。未入監。先訪雲谷會禪師。於棲霞山中。對坐一室。凡三晝夜不瞑目。

己巳這一年他回到南方來。〔游南雍〕,南雍是皇帝所辦的大學,就是國子監。是國家辦的兩所大學,一個在北京,一個在南京,北京稱為北雍,南京稱為南雍。〔未入監〕就是未入學。在還沒有入學之前,先去拜訪雲谷禪師。

〔雲谷會禪師〕,〔會〕是他的法名。雲谷禪師的法名叫〔法會〕,這是一位很有名的大善知識。了凡先生到南京棲霞山,去參訪,去拜見他。〔對坐一室〕,在禪堂裡打坐。〔凡三晝夜不瞑目〕,沒有倦容,為什麼呢?因為沒有妄想,沒有雜念,故能精神飽滿。雲谷禪師看到他這麼年輕,有這樣好的功夫,很難得,不容易。

雲谷問曰。凡人所以不得作聖者。只為妄念相纏耳。汝坐三日。不見起一妄念。何也。

凡夫之所以不能夠成為阿羅漢以上的聖人,原因在那裡呢?妄想太多了。〔華嚴〕上說:〔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。但以妄想執著,而不能證得。〕病根就是在妄想,〔妄念相纏〕不得作聖。你坐在這裡三天三夜,我沒有看到你起一個妄念,這是為什麼呢?

余曰。吾為孔先生算定。榮辱生死。皆有定數。即要妄想。亦無可妄想。

了凡先生是個老實人,老實最可貴,他說:〔因為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,一生的吉凶禍福都註定了,還有什麼好想呢?想也沒有用處!所以乾脆就不想了〕。知道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就要走了。所以生死是一定的,那一月、那一日、那一天、那一個時辰,人家都算定了,有什麼話說?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,所以他就不打妄想了。

雲谷笑曰。我待汝是豪傑。原來只是凡夫。

一個人能夠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念頭,那是很了不起的功夫。他不是功夫,他是命給人算定了。所以雲谷禪師就笑著說:〔我還以為你是功夫不錯的豪傑,原來你還是個凡夫〕。

問其故。曰人未能無心。終為陰陽所縛。安得無數。

了凡先生就向雲谷禪師請教:〔這是什麼原故〕?這就說明數的道理。人為什麼會有命運?為什麼會落在數量裡?人如果到了無心,就超越數量了。袁了凡先生有沒有到無心?沒有。他只是什麼都不想,因為想也沒用。他還有一個妄念,就是我什麼都不想了,有這麼一個妄念。這個妄念還在,還是有心,並不是無心。所以他常常心裡有個念頭:〔我一生都算定了,一生都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〕所以他並沒有到真正的無心。既然沒有到無心,決定為陰陽所縛,怎麼會沒有數?數就是數量。以數學的原理,推演出來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甚深禪定不是一般世間人所有的。佛門裡像黃檗祖師,他是在定中所見的境界。因為在禪定中,時空都突破了。時空突破了之後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自成一片,全部都看到。那是決定真實,一點都不會差錯。為什麼?他看到未來的事,不是他推算的,而是眼前親見,這要相當功夫才行。所以靠數理來推論,我們世間凡夫做得到;現量境界現前,就不是世間凡夫所能做到的了。在佛門至少三果阿那含以上,他們有甚深的禪定,能夠見到過去、未來,這是不會有錯的。

但惟有凡人有數。極善之人。數固拘他不定。極惡之人。數亦拘他不定。汝二十年來。被他算定。不曾轉動一毫。豈非是凡夫。

你從遇到孔先生被他算命算定之後,距離現在二十年了,這二十年來,你的命運一點都沒有改變,完全照著他給你算定的走,這不是凡夫,是什麼。你的命運裡每一年、每一月沒有加、減、乘、除,這是標準凡夫。所以一個大善之人,命有沒有?有,但改變了。大惡之人呢?也改變了,不會照原定的樣子。由此可知他二十年來沒有行善也算沒有作惡,他的命運完全照著孔先生所算定的,這叫做標準凡夫。

余問曰。然則數可逃乎。

了凡先生就問雲谷禪師,難道命運可以改變?〔逃〕就是超越,那就是〔定數〕裡面還有〔變數〕。孔先生給他算的是定數,變數則在自己手上掌握。這是孔先生不曉得的,不能推算的。

曰命由我作。福自己求。詩書所稱。的為明訓。我教典中說。求富貴得富貴。求男女得男女。求長壽得長壽。夫妄語乃釋迦大戒。諸佛菩薩。豈誑語欺人。

這是雲谷禪師教導他改造命運,也就是跟他講定數裡有變數,這是袁了凡原本不知道的。雲谷禪師承不承認有定數?承認。前面講過:〔人未能無心,安得無數〕。世俗講的〔命運〕,雲谷禪師完全肯定,承認,確實有命運。但是命運自己可以改變,可以創造。所以佛家不是宿命論,佛家是創命論,自己創造美好的前途。但是立命要靠自己,任何一個人都幫不上忙,沒有人能夠代替我們改造命運,決定要靠自己覺醒,靠自己改造。他是個讀書人,所以就先用詩書裡面的道理來開導他。

〔命由我作,福自己求〕,這是儒家所講的,〔詩經〕、〔書經〕中所說的。雲谷禪師懂得,他說這是明明白白、的的確確的教訓,這是事實。

再看看佛所講的,〔我教典中說〕,雲谷禪師是佛門大德,〔我教〕就是佛教經典中所講的。〔求富貴得富貴,求男女得男女〕。命裡沒有兒子,你要求,可以得兒子的。〔求長壽得長壽〕,因為他短命,壽命只有五十三歲。這就是告訴你,你求什麼、得什麼,這是真的,一點都不假。

章嘉大師說過:〔佛氏門中有求必應。〕但是章嘉大師有解釋。有些人在佛門當中求,求不得。是什麼原因?那是不如理、不如法。懂理論、懂方法,如理如法的求,就有求必應。如理如法的求,還是得不到時,這是自己有業障,必須把業障消除,沒有了障礙則得感應。這是章嘉大師說過的,沒有求不到的。

從根本的原理來講,世出世間法,〔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〕。我們一切的需求,就是求作佛也能成佛,都是根據〔萬法唯心〕這個原理。〔華嚴〕上說:〔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〕。所以我們〔求〕,基本的原理就是真如本性。方法最圓滿,最恰當的就是佛陀的教誡。依據佛法的理論教訓去求,我們求不老、求不病、求不死,能不能求得到?決定求得到,確實求得到,都在佛門之中。雲谷傳給了凡的只是極小的一部份。因為了凡的志向不大,只求世間的功名富貴。只是求這些,所以雲谷禪師只教他這個部分。雲谷禪師滿他的願望,他想求得功名富貴,就告訴他求得的方法。特別告訴他,〔妄語乃釋迦大戒〕。戒律裡有〔四根本戒〕,就是殺、盜、淫、妄,所以妄語是佛家的根本大戒。佛怎麼會妄語,怎麼會騙人?換句話說,告訴他求男女,得男女;求富貴,得富貴;求長壽,得長壽;這是事實,決定可以得到的。了凡依教修行,此三者果然如願獲得。

余進曰。孟子言。求則得之。是求在我者也。道德仁義。可以力求。功名富貴。如何求得。

這是進一步向禪師請教,說:〔孟子言,求則得之,是求在我者也〕,〔孟子〕上有這麼一句話。但是在他的想法,〔道德仁義,可以力求〕,那是我本身的事情。我希望成聖成賢,在道理上是講得通的。

〔功名富貴,如何求得〕?〔功名富貴〕,是身外之物,也能求得到。我沒有功名,能求得功名;沒有富貴,能求得富貴。這似乎是命裡註定的。命裡沒有,那裡能求得到?命裡有的求得到,命裡沒有的到那裡去求?這是一般宿命論,也就是命中的一個常數。常數是前生造作的因,這一生應得的果報。殊不知常數裡有變數,加上變數就不一樣,的確功名富貴也是我們可以求得到的。

雲谷曰。孟子之言不錯。汝自錯解了。汝不見六祖說。一切福田。不離方寸。從心而覓。感無不通。

孟老夫子的話沒錯,〔汝自錯解了〕。你自己錯會了意思,你並沒有真正理解孟子所說的,你的解釋只對了一半,另一半你不曉得。對的一半是德性上,除了德性之外,還有事相上,你也可以求得到的。你不見六祖說:〔一切福田,不離方寸。從心而覓,感無不通。〕這話出在〔壇經〕上。

〔六祖壇經〕、〔金剛經〕、〔楞嚴經〕,這三部經典在中國,自古以來被大家公認的是第一等的作品。〔壇經〕是中國人寫的,所以對中國人來說,有特別一份親切感情在其中,也實在寫得很好,是整個佛法的綱要。我們不能把它單單看成禪宗的經典,它是整個佛法的綱要,也可以說是六祖大師的修學心得報告。

六祖講:〔一切福田,不離方寸〕。〔方寸〕就是心地。〔從心而覓,感無不通〕。求要到那裡求呢?從心地裡面去求。

求在我。不獨得道德仁義。亦得功名富貴。內外雙得。是求有益於得也。

這段教訓非常重要。內求外求都要從內心求,不要向外面求。向外面求就錯了。所以佛法裡講,求什麼得什麼,都是從內心求,不是叫我們從外面求。外面求,決定得不到。為什麼?外面是常數,外面不會變;心地是個變數,不是常數。

了凡先生二十年來,心地算是清淨,沒有妄想。他的心是守定常數,不知變數。所以他這二十年中的命運跟孔先生算的完全一樣,連那一年考幾名,不會提前一名,不會落後一名。因為他不懂變數的原理。

雲谷禪師教他這個道理,〔求在我〕,在自己。道德仁義是內、德行的修養;功名富貴是外、生活上的享受。內外都得,這個求才真正叫做〔有益於得〕。〔華嚴經〕裡面所講的〔事事無礙,理事無礙〕,那是究竟圓滿的享受,內外皆得大圓滿。那真是我們講的事事如意,沒有一樣不稱心,自在如意。如果沒有這樣殊勝的果報,就不會有人學佛了。

學佛不是消極,是非常現實的。現在人講現實,現實沒有比學佛更現實,這是實在的,你看就曉得了。你們講現實,未必能得到現實;佛法裡講現實,是真正能夠得到。須知佛陀教育之好,實在講,世間人對佛教誤解了,錯會了意思,不知道它的好處。能夠真正體認了,才曉得佛陀的教訓才是世出世間最圓滿、最殊勝、最良好的教育,古今中外絕對找不到的。尤其是大乘佛法。

若不反躬內省。而徒向外馳求。則求之有道。而得之有命矣。內外雙失。故無益。

這是指現代社會,大眾所追求的,能不能求得到?求不到。縱然得到了,那是命裡有的。命裡沒有而得到的,這才叫做求得。命裡有的你求得,那不算求得,因為不求也得到。

譬如今天有人說做股票很賺錢,一年賺了幾千萬,這是命裡有的他得到了。命裡沒有的,你看多少人做股票賠錢,不是每個人都賺錢!若每個人都賺錢,股票誰賠錢?賭博贏來的錢還是命裡有的,你說冤枉不冤枉?甚至於做小偷、做強盜得來的,還是命裡有的。命裡沒有的,偷都偷不來。

古人明白道理,才說:〔君子樂得為君子,小人冤枉為小人。〕為什麼?沒能逃過定命,沒能逃過常數。所以人要是真正明白道理了,人都會安於本分。安於本分,自己日子過得好,社會也安定,天下也太平,大家都沒有爭執了。

所以佛法教我們求命裡面沒有的,常數裡面沒有的,我們能夠求得到,這是屬於變數。怎麼求呢?要向內心裡面求。我們看看今天的社會,就是這一段所說的。他不能夠〔反躬內省〕,〔反省〕是向內心裡面求覺悟,向內心裡存養厚德。他不懂這個道理,而只向外面去求,每天動腦筋往外去求,這種求法,即使是〔求之有道〕。縱然你有方法,有手段,你有計謀,可是怎麼樣呢?

〔得之有命〕。你命裡沒有還是得不到,你得到的都是你命裡的常數,命裡有的。你說冤枉不冤枉?袁了凡懂得常數,所以他不操心,不去用種種非法手段去求。他曉得有命,打什麼樣的妄想,用什麼樣的手段,命裡沒有,決定得不到。

〔內外雙失〕。內是什麼呢?心不清淨;外面所求得不到,怎能不生煩惱。了凡居士這二十年,內他沒有失,外面他失掉了。因為他不想了,什麼也不求了。內,算是保持了心地的清淨、平和,但是外面一切都是命運所安排的。一般人拼命向外馳求,見識比不上袁了凡。了凡先生得到一個心安理得,而一般人向外馳求的是心不安,得到的還是命裡面註定的,這是〔內外雙失〕。

〔故無益〕,沒有利益就是損失,結果必是有損無益。這一段開示的確把世出世間的現象完全道破了。我們明白了,應該有所選擇。

因問孔公算汝終身若何。余以實告。

雲谷禪師就再問他:〔孔先生給你算的終身流年休咎,算得怎麼樣〕?他就老老實實將孔先生所算的告訴他。

雲谷曰。汝自揣應得科第否。

雲谷禪師反問他一句,這就是教他反省,找出惡痛的根源。〔揣〕是揣量,就是自己認真的去反省一下,應不應該得科第。

應生子否。

應不應該有兒子?你好好的反省反省,應不應該?當然雲谷禪師跟他談話不會只有這麼兩句,但是這兩樁事在了凡來講是最重要的,最關切的,所以提出兩條大的,他最關心的事情。其餘的就不必提了。

余追省良久。曰,不應也。

雲谷禪師這一問,他想了很久。答覆雲谷禪師〔不應也〕。他真正知道自己的病根,老老實實回答不應該。因為他老實。〔老實乃進德之基。凡飾非掩過之人。前途有何希望〕。善知識遇到誠實人,他一定會愛護,才會指出他一條明路。要是自大傲慢不誠實,人家對你笑笑就完了,不會認真教誨的。下面是了凡先生反省自己的缺點,這是立命的基因。

科第中人。類有福相。余福薄。又不能積功累行。以基厚福。

從政的人要有福,如果沒有福,老百姓就要遭難。一個人有福,確實全國的人民都有福了。今天講民主自由,大家都認為這是真理,是時代的潮流,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夠抵擋的。這個潮流是好還是壞,必須再看下面的結果才能夠論斷。我們看看古時候的社會制度,讀書明理的人沒有爭執,做皇帝的人有的非常開明。我們讀唐太宗的〔貞觀政要〕,太宗的心胸之開明,真叫人佩服。他給別人說:〔做皇帝有什麼好處,負這麼大的責任,你想要做,我讓給你做〕。有這樣大的心胸。他做皇帝並不是在那邊享福,不是在那邊作威作福,是替百姓做事,是替全國老百姓謀幸福,為國家選拔人才,這些人才為社會為人民服務的。

確實,從政的人都是有福相的。〔余福薄〕。他想想,說我福太薄,沒福。沒福又不能修福。〔又不能積功累行〕,不肯修福。〔以基厚福〕。〔基〕就是培植。不肯培福,不肯修福,沒福不像做官的樣子,不足以領導百姓,造福百姓。前面是說一個綱領,底下再給我們仔細分析。前面是總說,後面是一樁一樁來分析。

兼不耐煩劇。不能容人。

這個毛病就更大了。性情急躁,就是薄福之相。確實沒福,不耐煩,性情急躁。〔不能容人〕,心量太小,心量狹小不能容人。不能容人當然就不能用人,不能夠服人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

時或以才智蓋人。直心直行。輕言妄談。凡此皆薄福之相也。豈宜科第哉。

〔直心直行〕是當任意、縱情解釋,也就是我們常講的使性子,他高興怎麼做就怎麼做。這也是別人所不願承受的。

〔輕言妄談〕。言論不謹慎,隨便說話,不負責任。

〔此皆薄福之相也〕,這是薄福。真正有福的人莫不渾厚、老成,心胸廣闊而能容人,言語動作緩慢。緩顯得穩重。孔夫子說:〔不重則不威〕。其威德才能服人,才能夠處世。了凡先生年輕時不夠穩重,自己說出自己沒福,不應該中科第。這一段反省是說明他不應該得科第之所以然。下一段則說他不應該有兒女。

地之穢者多生物。水之清者常無魚。

俗話說。地下不乾淨會長東西,會生五穀雜糧。水要是太清了就沒有魚。為什麼?魚在清水裡它也知道會被人家捕去,所以他不會在清水裡游。也可以說地裡頭很乾淨沒有穢物的話,它不會生長植物。

余好潔。宜無子者一。

袁了凡有潔癖。整齊清潔是件好事情,但是太過份的清潔也是個毛病。一點髒東西都不能忍受的,這也不行。這是不應有子息的第一個原因。

和氣能育萬物。余善怒。宜無子者二。

和氣能興家,俗話常說〔和氣生財〕。袁了凡沒有財富,與這也有關係,他並不富有,家境清寒。他喜歡發怒,常常發脾氣。看不慣的,看不順眼的,他就要發作,不能容忍。這是沒福,這是宜無子者第二個原因。

愛為生生之本。忍為不育之根。余矜惜名節。常不能舍己救人。宜無子者三。

〔愛〕是仁愛,能夠推己及人。這些道理他曉得,但是自己做不到。為什麼?他是個很刻薄的人,〔忍〕就是刻薄。換句話說,他愛惜自己的名節,不願意幫助別人,這也是無子的一個原因。

多言耗氣。宜無子者四。

前面是講存心,以下則從生理上說。他反省說了六條原因,前面三條是從心理上講的,不應該有兒女。後面是從生理上說的,也不應該有兒女。他喜歡說話,喜歡批評人,喜歡論是非,所以說言語上常常喜歡強出人頭。這容易傷氣,生理上受傷害。這是宜無子者第四個原因。

喜飲鑠精。宜無子者五。

他不但喜歡高談闊論,還喜歡喝酒,大概酒量也不錯,飲酒過度會傷神。精是精神,傷精神,對於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妨礙。末後又說:

好徹夜長坐。而不知葆元毓神。宜無子者六。

他晚上不睡覺。一定是找朋友聊天,喝酒作樂,不知道保養。想必了凡先生的身體相當虛弱,他不知道保養身體。

其餘過惡尚多。不能悉數。

想想一身的過失毛病,惡作太多了,數不盡。他的為人真正誠實,這叫〔懺悔〕,發露懺悔。自己身心毛病都能夠對人說出來,坦誠的說出來,毫無隱瞞。佛門講懺除業障,這樣才能夠真正把自己的業障除掉。能夠發現自己種種的弊病,這叫〔開悟〕。覺悟之後能夠把這些毛病改正過來,這叫〔修行〕。一般人修行,自己有什麼毛病都不知道,從那裡修起呢?「修」是修正,「行」是錯誤的行為。把錯誤的思想、行為改過來,這叫修行。所以修正行為第一要緊的,就是要知道自己的錯誤行為,你才能改過自新。了凡先生很了不起!雲谷禪師一追問,他認真的反省,就把自己心行的毛病一樁一樁的找出來,這是後來他能夠改造命運的根本。

他憑什麼能改造命運?我們為什麼不能改造?我們對於自己的毛病一無所知,從那裡改起?人家一反省,明明白白的擺在面前,就一樁一樁的把它改掉。所以內裡求德行,外面求富貴、求兒女,樣樣都得到了,他不從外面求的。我們看他並沒有在送子觀音前面燒香拜拜,求菩薩送一個兒子;他不是這樣求法。他求功名、富貴也不是在佛菩薩面前去禱告求的,不是這樣求法的。今人拜神求神都是錯的,那裡能求得到!寺廟香火鼎盛,一天到晚不知道多少人去求富貴求男女,得來的全是命裡有的,不求也會得來。還以為是神賜給他的,神對他特別有恩惠。實在是冤枉!所以學佛的人一定要明理,如理如法的去求,就是雲谷禪師所講的,〔內外雙得〕,沒有得不到的。

雲谷曰。豈惟科第哉。世間享千金之產者。定是千金人物。享百金之產者。定是百金人物。應餓死者。定是餓死人物。天不過因材而篤。幾曾加纖毫意思。即如生子。有百世之德者。定有百世子孫保之。有十世之德者。定有十世子孫保之。有三世二世之德者。定有三世二世子孫保之。其斬焉無後者。德至薄也。

雲谷大師這些開示非常重要,絕對不能看做迷信。如果看做迷信,實在講不是雲谷迷信,是我們自己迷信,自己迷了。不相信聖人之言,不相信事實的真相,是自己迷惑顛倒。前面雲谷禪師教袁了凡真實的反省檢討,才真正知道自己過失很多。知過能改,善莫大焉,世間最大的善行就是改過。

我們在〔無量壽經〕裡也讀到,佛告訴我們,縱使供養無量無邊的聖人,這是大善,還不如自己回頭來認真修行。認真修行就是改過自新,我們古聖先賢所講的改過是大善,中外的聖人都有共同的見解。

雲谷在此就講道:〔豈惟科第哉〕,豈祇是功名。求取功名是要靠積德,是要靠過去生中的修積,才能夠得到科第。

〔世間享千金之產者〕,這是講富貴。家財萬貫,一定是富貴之人,他才能夠享受富貴,富貴不是隨便可以得來的。佛門裡說,這一生中得大富是前生財布施修得多,這一生才能得大富。我們這一生貧困是前生沒有大修財布施的果報。能不能勉強得到呢?不可能,得不到的。如果勉強去求,災禍跟著就來了。禍福無門,唯人自召。我們看中國古人造字,學問都很大。〔禍〕跟〔福〕很像,就差那麼一點點,真是失之毫釐,差之千里。這些都是教我們要知道因果,然後我們求功名,求富貴,才能夠如理如法,沒有一樣求不到的。

〔千金〕是說大富,〔百金〕是講中富,就是講中產階級。必定他們前世都種了善因,是大富之人,或是中富之人。〔應該餓死〕的人,是他前世造惡多端,不修布施,貪妒吝嗇所致。世間有沒有這樣的人?有。我們也曾見過一毛不拔,一點好事都不願意做的人。他勸人布施,自己不肯布施。這樣的人,我們知道,來生必得貧窮的果報。因緣果報是自作自受,絕沒有個主宰在支配。如果說有個主宰在支配,這是錯誤的看法。

〔天不過因才而篤〕。世間人常以為一切皆是天意安排,其實不然,裡面真正的原因是自己的造作,絕對不是天意,天沒有意思。只有大聖大賢有真實的智慧,能把這些事相和事實真理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
這一段是講富貴窮通都有定命。下面是講兒女也有定命,這是世間人的兩樁大事。

〔即如生子,有百世之德者,定有百世子孫保之〕。中國的大德,印光大師常讚歎的有兩個人。第一是孔老夫子,所修的是〔百世之德〕。孔夫子所念都是利益國家、利益百姓,沒有一絲一毫為自己著想。

他一生從事教學,把自己的理想抱負傳給學生,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。孔子的子孫一直到今天,已經七十多代了,孔德成先生在全世界還受到大眾的尊敬。不但是中國人,甚至外國人,像美國人一聽到他是孔夫子的後代,特別加以禮敬,特別招待他。種善因得善果,於此顯見。

〔有十世之德者,定有十世子孫保之〕。〔十世之德〕,在中國歷史上,帝王將相建立一個政權,能夠傳十幾代。像清朝傳了十代,從順治到宣統,如果祖先不積德,那是不可能的!今天的人不相信這些事實,認為自己有能力、有權謀、有智慧,這些想法都錯誤了。祖宗積德,及本身宿世的德行,感應道交,有同樣德行的人,生到了一家,才能夠保得住。

小而言之,我們家庭的事業能夠傳多少代?我們舉個例子,像台灣同仁堂。同仁堂原來是在北京,也是祖先積德,這個堂號作了一百多年,百年老店。他傳多少代?老祖宗存的心仁慈,開藥店是以救人為目的,利潤不在乎。只要生活能夠維持,店面能夠維持下去就可以。不是以賺錢為目的,不是以個人享受為目的;是以利益社會,幫助苦難的眾生。他存這個心,所以他能夠維繫一百多年。如果子子孫孫不變祖先的宗旨,他的公司行號必然能夠不斷的延續下去。不像現在許多人開的公司,開不到兩三年就倒閉了,這就是德薄。

〔有三世二世之德者〕,能夠傳三世二世,也〔定有三世二世子孫保之〕。〔其斬焉無後者,德至薄也〕。我們中國俗話常說〔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〕。這是德很薄,以至於他不能傳下去了。過去社會對這些事很重視,現在觀念完全改變了。甚至於有許多年輕的夫婦,他們不要兒女,嫌兒女麻煩。

現在社會的結構跟從前不一樣了,現在有社會福利。美國或加拿大,誰養老?國家養老,不需要靠兒女養老。所以他可以不要小孩。六十五歲退休了,國家有養老金,按月送來,比兒子還孝順。這是現代的社會福利制度比從前好。從前老人唯有兒女來撫養;現在的社會逐漸趨向於由國家、由政府來照顧。

但是因果的原則是不會變更的。這是世俗的觀點。在出世間法,尤註說:

〔出世聖賢。以絕欲斷愛。為去惑轉智。超凡入聖第一功修。惜俗情未及了解耳〕。這種觀念至今還存在。年輕人發心出家,父母親友總是想盡辦法來阻擋,原因在他不曉得,還守著舊觀念,無後為大。佛法是看三世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他看到整個宇宙,實在是認清宇宙本來面目。我們世俗人看的只是宇宙中的一部份,看不到全體,而且祇看到很小的一部份。在十法界裡只看到人法界,人法界裡面只看到現前,看不到過去、未來,所以眼光沒有佛菩薩那樣的透徹。家裡面如果有人出家,那真正是第一大喜事,第一殊勝之事。

可是出家一定要認真修行。出家修行要是沒有結果,於家庭沒有損害,於自身必定墮落。佛家常說:「施主一粒米,大如須彌山,今生不了道,披毛戴角還。」這是很嚴重的問題。了道的確很不容易,你修行要有一定的成就,決定要證果。至少也要決定往生淨土,超出三界。

譬如小乘一定要證得須陀洹果以上,雖沒有出三界也不要緊。為什麼?證得位不退,就算是聖人了。以後天上人間七次往來,他不會墮三惡道。天上人間七次往來決定證阿羅漢果,時間雖然長,不墮三惡道,算是有成就了。

以這個標準來看,在大乘佛法裡面最低限度也要把見思煩惱斷一部份,也就是八十八品見惑斷掉才算是成就。八十八品見惑沒有斷掉,這一生就沒有成就,這是我們必須要認清楚的。八十八品見惑斷掉,在大乘圓教裡是初信位,小乘是初果位。不達到這個標準不算成就,還是要六道輪迴。六道輪迴就要還債,十方的供養你必須要一一償還。人家不是白白的供養你,一定要償還。

如果證得小乘初果,圓教初信位了,供養的人都有福了,也不要還債,他的確種在福田上了。依此標準來看,我們這一代的出家人做不到。誰有能力可以做到?

做不到還有一個方法,〔求生淨土〕。求生淨土一定要能往生,若不能往生還是不行。實在講求生淨土,比斷八十八品見惑實在容易得多了。生西方淨土,八十八品見惑一品不斷都沒有關係,所謂帶業往生。只要具足真正的信心,真實的願行,老實念佛,沒有一個不成就的。這是我們在〔無量壽經〕、〔彌陀經〕上看得清清楚楚,發心出家,一定要成就的。

汝今既知非。將向來不發科第。及不生子之相。盡情改刷。

這是雲谷禪師教給了凡先生改造命運的方法,對著袁了凡的習氣毛病來下藥,應病與藥。他已經知道自己的毛病習氣,所以教他要〔盡情改刷〕。〔改〕是改過,〔刷〕是刷洗。〔各人有各人之病痛。既能平心自檢。尋出一一病痛。一一過失所在。便有下手處〕。

〔盡情洗刷〕是真正的修行。並不是天天念經、拜佛、念咒這些形式上的功夫,修一輩子還要搞六道三途,都叫形式。形式的目的無非是提醒自己,是表演給別人看的,引發別人覺悟,真正目的在此地。個人修行不重形式,重在發現自己的毛病,這個叫〔開悟〕。把自己的毛病改正過來,就叫修行的功夫。所以最要緊的是,能心平氣和自己來反省檢點,把自己的毛病習氣找出來。

〔尋出〕就是尋找,找出自己的病痛,找出自己過失到底在那裡,這樣便有下手處,你才知道如何去修正,怎樣去改過。〔用全神全力。反轉來〕。〔神〕是精神。全副的精神,全副的力量。〔反轉來〕,把它反轉過來。下面舉出幾個例子教我們:

〔慳貪者轉之以施捨〕。譬如〔慳貪〕,〔慳〕是慳吝。我們有的不肯施捨給別人,沒有的希望貪得,如果我們有這個毛病,〔轉之以施捨〕,用布施的方法把它改正過來。我有別人沒有,人家向我要,我很慷慨,很大方,我能送給別人。或者我看到別人有急需,他還沒有向我要,我就主動的布施給他,這是修福。

〔布施〕有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這三大類。〔法布施〕是我們以智慧、技術去幫助別人,或者是教導別人。別人不會的我們會,我們要熱心去教他,使他也有這種能力,或啟發他的智慧,這叫法布施。

〔無畏布施〕是幫助別人身心安穩。他心有不安,有恐懼,我們幫助他,使他身心安穩,這叫無畏布施。譬如有人害怕走夜路,怕鬼,我們有時間就送他回家,跟他做伴,他就不怕了,這也屬無畏布施。這是舉例說明。

又如現在年輕的學生,都要去服兵役,服兵役也是無畏布施。為什麼呢?軍人保護這個地區國家百姓的安全,不受外面敵人干擾侵害,這自然是屬於無畏布施。所以三類布施的範圍非常廣泛。佛告訴我們財布施得財富,法布施得聰明智慧,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。

台灣的放生風氣很盛,放生也是屬於無畏布施,但是現在放生有很多流弊。因為大家拼命去放生,有些商人拼命去捕捉鳥獸;你不放生他就不去捕捉了。這樣的心態行為就不是無畏布施,而是戕害眾生,好心也變成了造惡業。放生應該是我們到市場去買菜,看到很多活潑的動物,推想牠決定可以活得下去的,就買來放生,這是慈悲救苦。我們還聽說有很多鳥獸公司,自己飼養的動物,決定沒有謀生的能力。一旦放生到野外,決定是死路一條。這些我們都要知道。所以菜市場偶而發現,買去放生。放生的儀式,給他念阿彌陀佛,念三皈依就很好了。

〔憤激者轉之以和平〕。這是講性情,容易發脾氣,容易急躁,這是大毛病。了凡患了這毛病,雲谷禪師在此地勸他。〔轉之以和平〕,和氣心平。心地平靜,你的態度自然溫和了。這在德性上也是一個重要的項目。無論是佛家,儒家都講求。孔夫子的學生讚歎孔子的德行有五種: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。第一就是溫和,這是學生們對老師的評語,老師溫和;良是善良;恭是恭敬,無論對人對事他都謹慎恭敬,謹就是謹慎;儉就是節儉,不奢侈,生活很樸實;禮讓,孔夫子事事都讓別人,決不會與人相爭。這是夫子之美德。是做人的典型。

〔虛夸者轉之以切實〕。這就是喜好誇大的毛病,為人不實在。如果知道這些事實,別人對我們說的話自然要打折扣,難以取信於人,因為我們不誠實。所以決定不能夠浮誇,要誠實。

〔浮囂者轉之以沉定〕。〔浮囂〕就是我們常講心浮氣躁。心浮就要以沉定來對治。沉著,心要清淨,要能定得下來。〔驕慢者轉之以謙恭〕。世出世間實在沒有一樣值得驕傲。有什麼值得驕傲的?事情做好了,是本分的,是應該的;做不好要處分。諸佛菩薩一切恭敬,孔孟亦無不敬。我們比起佛菩薩差太遠了!所以對人一定要〔謙恭〕有禮,要謙虛要恭敬。謙與敬都是性德。

〔惰逸者轉之以勤奮〕。懈怠懶散,是很大的煩惱。世出世間法如有這毛病,一定不會有成就的。所以一定要精進,要努力,要把精神提起來。釋迦牟尼佛在世時,阿那律陀懶散的毛病就很嚴重。被佛呵斥一頓之後,他真的振奮起來,七天七夜不眠不休,結果把眼睛搞壞了。佛很慈悲的教他修樂見照明金剛三昧,以後他得了半頭天眼,不用肉眼比別人看得還清楚。他能看到三千大千世界。所以人一定要發奮,要振奮起來。懶惰,做一切事情都不能成就。不但是佛法不能成就,世間法也不能成就,一事無成。古今中外,世出世間那一個有成就的人是懶惰的人,是散漫的人,沒有。大乘善根唯一精進。

〔殘忍者轉之以仁慈。怯退者轉之以勇進〕。〔退怯〕是退步,退轉。這也是大病,必須要勇猛精進。

這些毛病都是了凡先生自己敘述出來的。前面說過,各人有各人的病痛。如果我們也像他這樣改進,其他的病痛要想一想,用方法來對治。下文雲谷禪師教他修持重要的幾個綱領:

務要積德。務要包荒。務要和愛。務要惜精神。

〔務〕是務必,一定要積德,斷惡修善。積德,世出世間法都以這個為基礎。前面講的享千金之產,有百世之德,如果不是認真斷惡修善積德,怎麼能辦得到?孔子受一國人尊敬,釋迦牟尼佛受全世界人尊敬。一個是積世間的大德。一個是積世出世間的大德,佛是世出世間的德行都修積。

〔務要包荒〕,是講心量要拓開,要能夠包容。不能包容,我們自己的煩惱就多,對於佛法的修學造成了障礙。我們是修覺、正、淨,如果心不得清淨就不會覺悟,我們的見解也就會有偏差。正知正見,大覺大悟,一定是以清淨心為基礎。所以要能包容,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必認真計較。〔金剛經〕上說得好,〔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〕。一切法不是真實的。就是世間一切境界,古人也說:如〔過眼雲煙〕。這種看法跟〔金剛經〕非常接近。有什麼值得計較的?何必把它放在心上,妨礙了自己的清淨心。

〔務要和愛〕,這是了凡最大的弊病。一定要和氣;一定要能夠博愛,就是佛法講的慈悲。佛講的慈悲是平等的,所以叫大慈大悲。儒家講仁愛,仁愛跟佛法的大慈大悲確實相當接近。孔老夫子說:〔仁者無敵〕。〔敵〕就是敵對。這世間還有跟我對立的,那就不是仁愛了,仁愛是沒有敵對的。沒有敵對就是佛法裡面講的大慈大悲。雖然儒家講的話不一樣,其實裡面的內容是相同的,這是我們應當要修學的,真正利益自己得到。

淨宗講〔一心不亂〕。有了對立,一心絕對得不到。有對立是二心,就是有對待。六祖大師講〔本來無一物〕。有一物存在就不是真心,所用的還是妄心。心裡果然清淨,決定沒有相對的,沒有對立的,真心才能顯露,清淨心才能現前,淨宗所修的一心不亂,我們才能獲得。

不要說真正的一心不亂,就是相似的一心不亂,我們講〔功夫成片〕,也是從這裡下手的。念佛人念了多少年,功夫成片沒有得到,就要找出毛病在那裡。將病根找出來了,然後再把病根消除。障礙就沒有了,功夫就可以成片了,功夫成片就決定往生。不必問別人,功夫到何程度自己曉得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功夫成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是凡聖同居土。事一心不亂是生方便有餘土,理一心不亂是生實報莊嚴土。品位與功夫正好成正比。

功夫成片裡面也有高下不等,所以有九品。上三品的都能自在往生,中三品的都能預知時至。上三品的自在往生,就是想什麼時候往生,就什麼時候往生。暫時不想走,也可以隨意多住幾年,一切皆能隨心所欲,確實能做得到。一心不亂功夫更高了。因為事一心、理一心都不是我們凡夫一生中能達到的,但是功夫成片則人人可以做到。所以要想這一生自在往生,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,我們一般凡夫也可以做得到,這就是凡聖同居土裡的上三品往生,是功夫成片帶業往生的。

〔務要惜精神〕,要愛惜精神。因為了凡喜歡徹夜常坐,不知道保養身體,所以對於身體精神的保養要重視。上面大師所講的都是針對了凡的開示。

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。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。此義理再生之身也。

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,不要後悔,不要再去想它。想一遍則又造一次新業,阿賴耶識裡又落印象。所以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,絕對不再去想它。要緊的是改正現在的,修正未來的。所以〔疑〕跟〔悔〕都是煩惱,在〔百法〕裡是屬於二十六個煩惱的心所。佛不叫我們常常去想過去。〔此至人造命訣也〕。〔至人〕是一個有高度智慧的人,真正覺悟的人。改造命運的祕訣,就是這一段的開示,開示的精要,就是從〔務要積德〕到〔義理再生之身〕六句。確是改造命運的祕訣。

尤居士此節小註說得好:「改造命運第一步功夫便是痛改前非。一一積習悉皆掃除。一一病根悉皆拔去。時時處處常自警覺。嚴自克治。保善天真。如保赤子。改造命運全權在己。不屬造化。即上文所謂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是也。〔積習〕就是我們講的習氣,如前面所講的壞習慣,〔悉皆掃除〕。

〔一一病根悉皆拔去,時時處處常自警覺,嚴自克治〕。對待自己要嚴格,不要常常原諒自己。常常原諒自己,前途就有限了。律己要嚴,對人要寬。對人要寬厚,對自己要嚴厲。要克服自己的毛病,對治自己的習氣。〔保善天真〕。〔保〕是保護,〔善〕是純善。什麼叫〔天真〕。心裡面一念不生就是天真。天天在打妄想,天真就失掉了。天真就是真心,真心就是清淨心。

〔如保赤子〕,好像慈母照顧嬰兒一樣,要全心全力,全副精神去照顧起心動念。

〔改造命運全權在己,不屬造化〕。改造命運之事完全在我自己,與諸佛菩薩與天地鬼神毫不相干。所以真正把這本小冊子明瞭了,從今以後你也不要再去看相、算命、看風水,都用不著了。仔細反省一下自己的命運,就知道了;怎樣去改造,也曉得了;不會再受別人的欺騙了。

〔即上文所謂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是也〕。前面雲谷大師說,什麼樣的人叫〔極善之人〕?我們淨宗講極樂世界〔諸上善人〕。這個〔上善之人〕就是〔極善之人〕。那一類的人是上善之人呢?能夠改過的人就是上善之人。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天天都反省、改過,一直到沒有過可改了,那是成佛了。

等覺菩薩還有過失,什麼過失?一品生相無明沒斷,就是他的毛病,就是他的過失,他還要改過自新。由此可知等覺菩薩還要改過,何況我們?我們看到這裡應該覺悟了,修行、修什麼?就是改過。從現在起發心改過,一直到等覺菩薩還是改過,過失都沒有了就成佛了。有過失就不能成佛,所以菩薩叫覺有情,菩薩是有情眾生,不過他覺悟。覺悟,就是知過能改。我們凡夫有情不覺。不覺就是不知過不會改,認為自己樣樣都是對的。想想自己有沒有毛病?想了半天,一個毛病都沒有。所以常說凡夫沒有毛病,菩薩毛病很多。菩薩常常檢點,知道自己毛病很多,不斷在改,三大阿僧衹劫都還沒改完。你想想看,這毛病多少?凡夫居然沒毛病。這怎麼得了!就是什麼叫做〔覺〕,什麼叫做〔不覺〕。知道自己一身毛病,這是覺悟的人,就是我們佛家講的菩薩;不知道自己毛病的人就是佛家講的凡夫。這很好懂!菩薩不是神。菩薩是一個知道自己毛病的人,常常改過自新的人,稱為菩薩,意思是覺悟的有情眾生。

如果我們能更進一步改過自新,又能發阿彌陀佛之願。我們天天念〔無量壽經〕,把〔無量壽經〕念得很熟,這只是初步工夫。第二步工夫就拿〔無量壽經〕當作一面鏡子,每念一遍就是照一次。照一次就是對照一下,去尋找自己的毛病。我們照鏡子曉得那個地方髒了,趕快把它洗淨,洗淨就是修正。心裡面骯髒不能覺悟,要讀經。經是一面鏡子,這個鏡子照一照,知道我們心裡那些地方有毛病,趕緊把它改過來。所以第一步是念熟,第二步是依教奉行,就是依照〔無量壽經〕來修行。

修行第一要發願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,仔細想想我們有沒有?我們要把四十八願變成自己的願心,咱們跟阿彌陀佛是同心同願,真正的同志。同願、同志,就是一個人,換句話說你也變成了阿彌陀佛的化身。所以阿彌陀佛是榜樣,我們要照這個樣子來塑造自己,把自己改變成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,心一樣、願一樣。你想想,你怎麼不能往生,決定往生!心願相同,然後言阿彌陀佛之言,言語相同了。平常處世、待人、接物,念念不忘阿彌陀佛,念念不忘勸人念阿彌陀佛,這就是言阿彌陀佛之言,行阿彌陀佛之行。

我們的身、語、意三業都像阿彌陀佛,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,就是阿彌陀佛乘願再來。這比「義理再生之身」高明得多。這是即身成佛,成了阿彌陀佛了,把我們凡夫身搖身一變,成了阿彌陀佛再來。本來我們是業報身來投胎的,現在一變,變成了阿彌陀佛,乘願再來!這是改造命運最殊勝、最上乘的改法。

夫血肉之身。尚然有數。義理之身。豈不能格天。

其實這裡面的重點是講妄念,妄想執著。身與數實在講不相干,真正有關係的是心。身是受心的影響,主要的是心地。凡夫的心地,總而言之,自私自利。這是凡夫心,一定墮在數量裡。如果拿佛法來講,若用意識心,亦決定墮落在數量裡,也就是用八識,八識是有為法。佛菩薩為什麼能超越?轉八識成四智。他不用八識,所以不落在數裡面。

〔義理之身〕,自己覺悟之後,用的是覺心。前面〔血肉之身〕用的是迷情。如果用的是覺智,〔豈不能格天〕!〔精誠所至。金石為裂。此至誠所以格天也〕。這有一個典故。漢朝名將李廣,有一次行軍時,路邊草很深,草裡面有一塊大石頭。他看錯了,以為是一隻老虎。他拔弓箭射它,用的力很猛,箭射去插得很深。下馬一看是一塊石頭,自己也很驚訝,想我的力量這麼大,箭能插得這麼深!再射一次就射不進去了,才知是〔精誠所至〕。正像羅什大師七歲時舉大鼎一樣,沒有心、沒有念頭時把它舉起來。再一想我人這麼小怎麼能舉得動?再舉就舉不動了。李廣把石頭當成一隻老虎,不知道它是石頭。知道以後箭再也射不進去了。這是比喻一個人以真誠之心,真誠沒有妄念,所以金石為開。

由這兩則小故事也能證實〔華嚴經〕講的〔事事無礙〕。事事無礙是心地清淨到相當程度,才沒有妨礙;如果心不清淨,事事都有障礙。所以觸事成障,心地清淨就沒有障礙了。

〔至誠所以格天〕。〔格〕當作感格、感應講。儒家講的格物。「格」是格鬥,〔物〕是物欲。我們要捨棄欲望,就是這個意思。捨棄欲望,不會被欲望所轉,這叫〔格物〕。此地講〔格天〕,天就是數,就是定數,也就是我們講的命運。以至誠感格而改變了命運,轉移了命運。至誠就是真心,至誠心。〔觀無量壽經〕講的菩提心,是至誠心、深心、發願迴向心。

太甲曰。天作孽。猶可違。自作孽。不可活。

〔太甲〕是商朝時候的皇帝。在早年也是胡作妄為,以後得大賢伊尹的教導,他改過自新。這幾句話是他說的,這是他改過自新之後,對於伊尹感謝的話。

〔天作孽,猶可違〕。天命所作的不善是可以改變的,我們修善積德就可以改變的。〔天〕就是指天命,〔天命〕也就是〔數〕,我們一般講的〔命運〕,是可以改造的。〔自作孽,不可活〕。〔自作孽〕是這一生自己造作的不善。〔天作孽〕是宿世的,過去生中所造的惡業。這一世所得的不善果報可以改,這就是宿命可以改。現前造的罪業,那就沒辦法了。現前繼續再造,你就不會改過。過去有惡因,現在再加惡緣,必定結惡果。過去有惡因,現在斷惡緣,雖有惡因不結惡果。這是一定的道理。

改造命運的原理就在〔緣〕上,〔因緣果報〕。〔因〕是過去生中所造的,沒有法子改變,能改變的在〔緣〕。譬如說我們種瓜種豆,瓜與豆的種子是因,不能把瓜子變成豆,不能把豆子變成瓜,因是定數。我們今天想要瓜,還是想要豆,就在〔緣〕上加以決定。我們想要豆,把豆的種子種下去,瓜的種子收藏起來,它就不會結果。結果需要緣,緣有土壤、肥料、陽光、空氣、水分等等,這些緣都具足,它一定會長得很好。若不想要它結果,雖然有因,祇要把〔緣〕斷了。譬如瓜子放在茶杯裡,放一百年也不會長成瓜。為什麼?它沒有緣。

所以過去雖然造作惡因,這一生中不造惡業,斷惡修善,惡的緣就沒有了。過去生中總有善因。一個人那有一生做惡沒有做善的?找不到!一生都行善,沒有一點惡,這種人也找不到!所以生生世世我們所造的業都是善惡混雜,多少是有的。或者是惡做得多,善做得少。惡做得多不要怕,祇要今生不再做惡,惡緣斷了。雖然是少善,少善也會開花結果,所以一定要斷惡修善。

〔自作孽〕就是現在還繼續不斷去造惡業,惡的果報一定現前,所以自作孽不可活。〔天作孽〕是過去生所做的,這是我們可以改造。現前再要不斷的造作惡業,那就沒法子改造了。

詩云。永言配命。自求多福。

〔詩〕是〔詩經〕,五經與十三經裡都有〔詩經〕。〔詩經〕裡面有兩句話說:〔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〕。〔永〕是永的意思,〔配命〕就是上合天心,自求多福。這兩句話就是佛家早晚課誦真正的目的。早課是提醒自己,晚課是反省是檢點,早晚課作得就有意義了。在佛陀的時代,早晚課的內容就是三皈依。早晚課所念的詞句是出自〔華嚴經淨行品〕,自皈依佛,當願眾生,體解大道,發無上心。早晚都一樣。現在我們所見的課誦本是古德所編的,內容適合於當時在一起共修的大眾。早晚課誦對於我們自己修學恰不恰當?不恰當要修正。根據什麼修正?針對我們的毛病來修正,則課誦對於我們才有大利益。

如果天天拜懺,心還是不清淨,業障不但不能消除還在增長,這些藥用下去之後沒有收到效果,生病的人就得趕緊換個醫生,另外換處方才對。這是治我們的心病,治我們的煩惱,若沒有效,就要想方法對治。

所以夏蓮居居士所編的〔寶王三昧懺〕,比起其他懺本更契合於現在眾生的一般毛病。諸位仔細看看就曉得,裡面許多文句講的是我們現前的病痛。因此早晚課誦要根據自己病痛來選定。

圖書館早晚課誦都念〔無量壽經〕,就是修定。如果沒有這麼長的時間來作課誦,可以在早晨念第六章,四十八願。晚課念三十二至三十七章,這六章都是講因果報應。希望自己能改過自新。早課提醒,晚課反省。這才是〔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〕。

此地所講的〔天心〕就是自性,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。與自性相應,與真心相應,這是第一善。所以〔天〕不是指天地,天神。也就是〔無量壽經〕中講的八個自然都是這個意思。

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。不生子者。此天作之孽也。猶可得而違也。

孔先生給你算命,你命裡沒有登科第的福報,沒有兒子。這是你過去生中所造的業,所積的惡業,前世所修的不善,但是可以改造。就是命運是有,但不是定命,不是一成不變的。以前是常數,現在再造是變數。

汝今擴充德性。力行善事。多積陰德。

雲谷禪師非常具體的指出來,如何改造自己的命運。改造命運一定要曉得從心地上改,『擴充德行』,就從這裡改。由此可知,在外面改、外面求,則雲谷講的〔內外雙失〕。現在有人改風水,改個門,改個窗,改個位置,莫不內外兩失。表面上好像是有得,其實還是命裡有的,依然還是個常數,不是變數。

要知道從心裡面改,從觀念上去改,就是斷惡修善。『多積陰德』。〔陰德〕是你自己多做好事,不需讓人知道,這叫陰德。做了一點好事,到處宣揚,受人讚歎,果報就報掉了,一面做一面就報掉了。你的德積不住。做了好事沒有人知道,做了好事還有人罵你,更好。罵你是給你消業,罪業惡報都消掉了,好的善的都藏在那裡沒動,善是愈積愈多,惡是愈消愈少。今天做好事遭人家毀謗而不甘心,做了好事為什麼還遭惡報?其實那才是善報。作了好事人家馬上表揚,好人好事,現前都報掉了。所以善一定要累積,就是藏起來不讓人知道,這才是真正的好事。

此自己所作之福也。安得而不受享乎。

你自己這一生所造的善業,當然你自己享受。佛經裡講因果通三世。我們這一生的果報,是前生修的。這一生修的,來世得果報,如果你修得很積極,修得太多了,等不到來世,現前就報了,是這麼個道理。了凡居士後半生的命運全部改過來,就是這個道理。他積的善太多了,不等待來世,現在就得果報

易為君子謀。趨吉避凶。若言天命有常。吉何可趨。凶何可避。

〔易〕是〔易經〕。〔易經〕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哲學書,裡面有甚深的哲理,教人成賢成聖。而且著重在數學的探討。內容有六十四卦,每一卦有六爻,共有三百八十四爻。從這裡面去推演,陰陽剛柔的變化,能夠預知過去未來的一切事相。小而個人,大至國家、世界的變化,都可以從這裡面推演出來。這是自然的因果律,也就是它所推算得出來的。

雲谷禪師講,超越數量就沒有辦法推斷。所以他能推斷的是常數,沒有辦法推斷變數,其目的是教人〔趨吉避凶〕。常數是定數。〔易經〕知道有變數,但是人的心境一念善就是加,一念惡就是減,天天都有加減乘除。如果加減乘除的幅度不大,與常數沒有太大的變化,那麼命運就會被人算得很準。

了凡先生被孔先生算定之後,他二十年不增也不減,完全相符,一點也不錯的。凡夫一般總是有變化的,一念善、一念惡,不像了凡先生不想做善事,也不做惡事,始終保持一個常數,他的命運還是相當準確的;如果變化大就超越了。因為能超越常數,所以〔吉可以趨〕、〔凶可以避免〕,就是自己可以爭取的。

〔因為諸行無常。所以一切得失苦樂境界。都覺得非常活變。可以隨著各人行為。把他加減乘除去來〕。〔行〕是思想、見解、行為,這不是一個常數,所以一切得失苦樂境界都覺得非常活變,可以隨著各人行為,把它加減乘除去來。常數是因,變數是緣,改造命運的關鍵在緣上。佛法對〔緣〕非常重視,所以講〔天地萬物,因緣所生〕。因緣所生著重在緣,緣生法。因為緣是變數,因是常數,掌握這個變數,自己就可以改造命運了,自己就可以循著自己的理想,自己的願望,得到殊勝圓滿的結果。佛在經上也給我們說〔無常、無我、涅槃〕。懂得這個原理,人可以成聖成賢,可以成阿羅漢、成菩薩、成佛。都是基於這個原理上來說的。

開章第一義。便說積善之家。必有餘慶。汝信得及否。

由此可知〔易經〕了解世間宇宙人生的常數,但是他也知道這裡面有變數。掌握了變數,小的可以改造自己的命運,大則可以代世界國家謀求永久的安定和平。這一部書真正是了不起,很可惜現在幾乎變成看相算命的書,實在太可惜了!正如同梅光羲居士在〔無量壽經〕序文中說,〔彌陀經〕本來是幫助我們了生死、出三界,成佛作祖的一部書,現在變成為人送終的經卷,這實在是太冤枉了。〔彌陀經〕淪落到這種地步,就像〔易經〕淪落到看相算命、看風水一樣,太可惜了。〔易經〕確實是指導人生幸福,世界安定和平的一部哲理的書。〔易經〕教導我們改造命運,就是〔積善〕。積善當然先要改過,改過而後積善,這樣的人家『必有餘慶』。你能不能相信?

余信其言。

袁了凡之所以能改造命運,關鍵的所在,就是聞到善言他能夠深信,這就是大善根、大福德;他遇到雲谷這是因緣。佛經上講的善根、福德、因緣,這三個條件具足,他的命運怎麼會不轉?決定能轉過來的。

〔聞善言而生疑謗者。是為罪惡之相。故曰疑為罪根〕。〔善言〕是聖教,世出世間聖人的教誨,後人稱之為經典。經典所說就是真理,永遠不變,超越時間,超越空間。超越時間就是幾千年前所說的道理,幾千年之後還是這個道理,永遠不變的;在中國是這個道理,拿到外國去還是這個道理。超時間,超空間,這才稱之為經典。

所以聽到這些話,知道這些世出世間的聖人,他們的著作教訓絕對不是經驗累積的。經驗累積有時候還有差誤,還有不適時宜;佛經是從真如本性流露出來的真言,不是經驗的累積。歷史教訓是經驗的累積。

經典著作是真性的流露,所以超越時空,是絕對的真理。你能相信,絕對得利益,得好處;不相信,這種殊勝的功德利益,是你當面錯過。所以佛法講

〔疑是罪根〕,是根本煩惱。根本煩惱六個: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惡見。惡見是錯誤的見解。〔聞善言而起敬信者。是為福德之相。故曰信為福母〕。〔母〕是比喻能生的意思,世出世間的福德都是從信善言而生的。你能深信聖言,你能相信聖教,無量無邊的福德都是從這裡生出來了。了凡先生很難得,聽到雲谷的開導他就深信。

拜而受教。因將往日之罪佛前盡情發露。為疏一通。先求登科。誓行善事三千條。以報天地祖宗之德。

〔拜而受教〕,在此處我們見到了凡尊師重道的真誠表態。並不是隨便說我相信,我一定照做,過了兩天都忘掉了。他認真的做。下面是了凡居士自己的敘述。從此把從前種種的習氣,種種的毛病在佛前盡情發露,絲毫不隱瞞。而且〔為疏一通〕。〔疏〕就是疏文,述說自己種種過失的情形,向佛菩薩陳白,這是表示自己真心懺悔。求佛菩薩為作證明。〔寶王三昧懺〕裡有不少文字,跟了凡先生的疏文相同,將自己的過失一樁樁的說出來。〔朱子家訓有云。惡恐人知便是大惡〕。

自己的缺點、自己的毛病,不要怕人知道。真正聰明智慧的人,自己弊病愈多人知道愈好。人家批評一句,人家責罵一句,業障就消了。如果自己的毛病隱藏起來不讓人家知道,惡越積越大,後來的果報不堪設想!所以有過失不要隱藏,別人說出來自己要感謝。縱然沒有過失,人家冤枉了我們也好,冤枉我們也是替我們消業,不必去辯白、辯護。常常為自己辯護,自己真的有毛病,人家就不說了,那個惡就大了。

中國唐太宗之所以成為歷史上賢明的帝王,就是他不護短。任何人可以當他面說他的過失,他以帝王之尊不責備人。為什麼?他要知過改過。

了凡先生發願〔先求登科〕,這〔科第〕是他命裡沒有的。命裡沒有,而求得,那才是真正求得的。先求登科。

〔誓行善事三千條〕,發願改過修善。〔以報天地祖宗之德〕,〔天地〕是講神明。報天地神明,祖宗之德。

雲谷出功過格示余。

雲谷禪師贈送〔功過格〕給了凡先生。什麼是〔功德〕,什麼是〔過失〕,列出具體的條目。

令所行之事。逐日登記。

教導袁了凡先生依此修行。每天反省檢點,有過失要記下來,修的善事也要記下來。

善則記數。惡則退除。

〔功過格〕在明朝末年很流行,世間有一些讀書人以此來修身,佛門裡也有。蓮池大師就編有功過格,名稱叫〔自知錄〕,完全是以佛法善惡的標準,提供給四眾弟子做為斷惡修善的標準。功過格流傳到現在有很多種,可以給我們做參考。了凡距離我們現在有五百多年,時代背景跟現在不一樣。生活方式也不相同,換句話說,許多事相上的標準不一樣,我們守住它的原理原則,要用智慧,然後細想當前的社會,我們應該怎麼做法。目前還沒有人給現代人編一個功過格,現在所流行的都是古代的功過格,我們要曉得它的精神之所在。

且教持準提咒。以期必驗。

準提菩薩是觀世音菩薩在密教裡的化身。為什麼雲谷禪師不教他念經,要他念咒。念咒的目的是要恢復清淨心,不要胡思亂想。咒沒有意思,沒有辦法想意思,一直念下去,念久了心就清淨了,目的在此。所以念經、念咒、念佛,目的都相同,這要應機施教。因為了凡如果教他念經,他會想經中的意思,所以教他念一個咒。佛門裡也說念經不如念咒,念咒不如念佛,都是講求實行。

我們今天缺乏以往的基礎教育,能做的就是古德所講的亡羊補牢。所以把學佛的頭幾年著重在背書,背誦〔無量壽經〕。尤其是年輕人,二十歲以前是求學最好的黃金時代,能把這部書背得很熟,一生受用無窮。

這種作法是一舉四得:第一、中國語言不會忘掉,尤其是海外的僑居子弟,使他不忘本;第二、中國文字能夠認識;第三、目的是通達文言文。文言文能通達,這是自己一生真實的本錢,他有能力閱讀〔四庫全書〕,就是我們中國五千年所傳下來的這些經典,這是古聖先賢智慧經驗的結晶,可以吸收都變成自己的學問;同時,第四、也有能力讀佛經,作為學佛的基礎。佛法是無上究竟圓滿的智慧。所以背誦經典是根本的基礎,非常重要。能斷惡修善,又能作心地功夫,就是修清淨心。〔以期必驗〕,所求必定可以得到。

語余曰。符籙家有云。不會書符。被鬼神笑。此有秘傳。只是不動念也。執筆書符。先把萬緣放下。一塵不起。從此念頭不動處下一點謂之混沌開基。由此而一筆揮成。更無思慮。此符便靈。

〔符籙〕是道教的一種法術。類似佛門裡的念咒。〔不會書符〕,就是不會畫符。〔被鬼神笑〕,不會畫符的人,畫的符不靈,鬼神都笑話他。〔此有秘傳〕,這符要怎樣畫才靈?密訣〔只是不動念也〕,就是不動念。〔念頭不動處,下一點謂之混沌開基。由此而一筆揮成,更無思慮,此符便靈〕。畫符的密訣就在此。你懂得密訣,也就會畫符了。

你要是懂得這個原則,念咒也是如此。有人念咒很靈,念大悲咒很靈;有人念得不靈。祕訣在那裡?就在此地。他念咒從頭到尾沒有一個雜念,這就靈了。如果念咒當中有一個妄想、一個雜念,這咒就不靈了。同一個道理。所以咒愈長愈難念,愈不容易靈驗。楞嚴咒非常之靈,現在念楞嚴咒的人很少有靈驗的。為什麼呢?念楞嚴咒時不知道打了多少次妄想。一個妄想都不靈了,何況打很多妄想,當然就不靈了!

同樣的道理,念經也是如此。念一部〔無量壽經〕,如果沒有一個妄想,那了不得!必定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感應道交。所以我們讀經要以清淨心、平等心、真誠心、恭敬心去念,就有感應了;一面念一面打妄想是不可能有感應的。所以符咒真靈,不是不靈。

由此可知咒愈短愈好念。愈短我們攝心比較容易。而這一句〔南無阿彌陀佛〕更短了,如果嫌這個還長,蓮池大師告訴我們念〔阿彌陀佛〕四個字。念這四個字沒有一個妄念,這四個字就靈驗了。就好像我們這裡打電報給阿彌陀佛,電報打去,那裡就收到了。如果加一個妄念,他就收不到,沒有感應。這段開示的道理很重要。

凡祈天立命。都要從無思無慮處感格。

〔祈〕是祈禱,或者是向佛菩薩祈禱,或者是向天地鬼神祈禱。〔都要從無思、無慮處、感格〕。〔感格〕就是感應、靈感。這是非常重要的開示。要從無思無慮處,使心地真正清淨,沒有一個妄念。就是真誠心,清淨心,恭敬心。我們祈求佛菩薩定要如此用心,至誠恭敬的去禱告,才有感應。原理如是,怎麼會沒有感應?我們中國人祭祀祖先,在祖先神位前禱告,也是這個原理。心不清淨禱告是沒用處的。

所以古代祭祀,這是大典,主祭者要沐浴齋戒三天。這三天修清淨心,自己關在一個小房子裡,一切萬緣放下。我們佛家講觀想。祭神如神在,到祭祀時,確實他的祖先神靈來了。

所以要知道,寺廟裡供奉的佛菩薩,佛菩薩在不在?不一定在,不是說佛菩薩形像供著就在。如果這個寺廟裡面,四眾同修,心地真誠清淨,佛菩薩就在;如果心地不清淨,往往有一些妖魔鬼怪冒充佛菩薩來作祟了。這事〔楞嚴經〕上講得很清楚。所以寺廟裡不一定是真有佛菩薩的。

孟子論立命之學。而曰夭壽不貳。夫夭與壽。至貳者也。當其不動念時。孰為夭。孰為壽。

這是孟子所說的,〔夭〕是短命,〔壽〕是長壽,這是迥然不同的兩樁事情,為什麼說是〔不二〕?我們起了妄念,有分別有執著,這是二;如果不分別、不執著,就不二了。

〔當其不動念時,孰為夭,孰為壽〕?可見得是從無思無慮處才能看到不二。夭與壽不二,這是舉一個例子。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不二的,佛法中所謂入不二法門。不二法門是〔維摩詰經〕上講的,不二法門也就是淨宗所講的一心不亂,也是〔華嚴經〕所講的一真法界,這是諸佛如來果地上的境界。這裡孟子也說到不二法門,可見都是地上菩薩的境界。

細分之。豐歉不貳。然後可立貧富之命。

這裡講到安身立命,心安住的所在叫做〔立〕。〔富貴安於富貴,貧賤安於貧賤〕,社會就安定了,天下就太平了。在生命之中,生活裡面,都能夠得到樂趣。樂趣是什麼?沒有妄想,沒有憂慮,沒有煩惱。乞丐可以說貧賤到了極處,他要真正能夠知命,他也很自在,很幸福,很快樂。民國初年,有一個真實的故事。在江蘇,當時有一個乞丐,白天出來討飯,晚上就在破廟裡睡覺,生活過得很自在、快樂。以後他的兒子做生意發了財,在地方上很有聲望,很有地位。他爸爸在外面討飯,人家就罵他:〔做兒子的不孝!有這麼大的財富,怎麼可以讓你爸爸在外面討飯呢〕?兒子聽了也很難受,就派很多人到處去找,把父親找回來了,在家裡供養。他父親在家裡住了一個多月,又偷偷的跑掉去討飯。人家就問他:〔你在家裡享福不好嗎〕?他說:「不自在。我白天遊山玩水,晚上到處為家,生活多麼自在,快樂無比。在家裡受人供養,簡直受罪!」他能在貧賤上立命,真正放得下,真自在!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一點都不動心,心地清淨安樂。看這個社會,就像看戲一樣。社會上的人天天追逐名聞利養,社會大眾演戲,他在一旁看戲。這個人確實不是普通人!這真正是智慧立命的好樣子。

人生在世,追求幸福美滿的人生。幸福美滿不是財富,也不是地位。所以要知命,要能夠順應,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。這才能真正幸福美滿。

窮通不貳。然後可立貴賤之命。

〔貴〕是富貴,能夠安於富貴。〔賤〕是貧賤,能夠安於貧賤。貧富是從財富上說的,多財是〔富〕,少財為〔貧〕。貴賤是從社會地位上說的,貴是地位高的,賤是地位低的。

夭壽不貳。然後可立生死之命。人生世間。惟死生為重。曰夭壽。則一切順逆皆該之矣。

〔生死自在〕就把所有順逆境界包括了。無論處順境,處逆境,無不自在,正是所謂頭頭是道,左右逢源,得大自在,這是真正的人生,真正真實的幸福。沒有大學問,沒有真實的功夫做不到。由是可知惟有覺者才能安身立命。迷的人沒有法子,天天胡作妄為,愈陷愈深。所以佛常常在經上說之為可憐憫者,真正可憐。

至修身以俟之。乃積德祈天之事。

〔俟〕是等待。修身等待我們的命運改變、改造。改造命運並不是一天、兩天可以做得到的,是要有時間之累積。要勇猛精進,與自己的勤、惰,迷、悟有很大的關係。一定要覺而不迷,正而不邪,還要勇猛精進,再假以時間,一定能得到效果。

曰修。則身有過惡。皆當治而去之。

〔修〕就是修正,〔行〕就是行為。思想、見解、造作,這些都屬於行為。說了「身」就包括心,包括語。身、語、意三業有過失,有惡意、有惡行,要把它改正過來。「治」就是對治,要用方法對治。

曰俟。則一毫覬覦。一毫將迎。皆當斬絕之矣。

〔覬覦〕是非分希望善報、善果早一點來。這個心是妄心,這一念是障礙。古人說:〔只問耕耘,不問收穫〕。你祇要勤於耕耘,它自然有收獲。何必要天天去求?這是把實修的方法教給我們。什麼都不要求,只管斷惡修善,到最後什麼都得到了,不必求,樣樣都得到了。有求反而得到的有限,求一樁,就得一樁。多可惜?若不求就樣樣都得到了。為什麼說不求樣樣都得到?因為你不求,樣樣都是性德顯露,與性德相應,所以樣樣都得到。若有所求,則修德不與性德相應,故所得者有限。

實在講,了凡居士,他所得到的是修德,還不是性德。因為他還是有所求。先求功名,然後再求兒女。他有求,求一樣就得一樣。如果他一切希求的念頭都沒有,惟一修身積德,則他樣樣都圓滿。他沒有求壽命,壽命也延長,他的壽命只有五十三歲,以後活到七十四歲。

〔覬覦〕是非分的希望。要把一念非分希望的心除掉。〔將迎〕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攀緣,把攀緣的心也要去掉。〔皆當斬絕之矣〕,把它斷除,沒有絲毫非分的希望。如理的希望就是我們的生活能過得很安穩,三餐吃得飽,睡得好,穿得暖,這就夠了!衣食不缺,生活安穩,小房子住得很舒服,費用少,生活容易。

一般人要求奢侈、豪華,講求派頭,不知道要付出多少的辛勞,這是得不償失。自己縱然有能力、有福報,應當給大家共享,那你的福報就是積德,積百世之德,你的子子孫孫都享受不盡。所以有餘福一定給大眾去享受,這才是真正聰明有智慧的人。所以一定要有耐心,何必求福報提前的到來!

到此地位。直造先天之境。即此便是實學。

〔實學〕是真實的學問。〔直造先天之境〕,就是佛法講的返本還源,也就是說自性流露。不是凡夫的境界。這裡面有真樂,法喜充滿,真正是離苦得樂。這是覺悟的人所求的。

汝未能無心。但能持準提咒。無計無數不令間斷。持得純熟。於持中不持。於不持中持。到得念頭不動。則靈驗矣。

這是教他戒、定、慧三學一次完成的修行方法,這叫〔圓修圓證〕。〔華嚴〕上講的〔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一修一切修〕。祕訣還是〔無記無數,不令間斷〕。這就是常講的不間斷,不夾雜,這個功夫很重要。要不要計數?雲谷禪師傳給他不必計數,只要求不間斷。古德有很多要求我們從記數下手,原因是什麼?我們懈怠懶惰。所以每一天老老實實的定一個數字,一天念一萬聲,一定要念滿一萬,對治懈怠懶惰的毛病。不記數,有時候就忘掉。像了凡這樣的人非常老實、認真,教這種人可以不必計數,計數反而是夾雜。他真學、真做、真精進,所以就教給他不間斷、不夾雜。

法門平等,無二無別,關鍵就是要一門深入。古人從讀經下手的非常普遍。不管是念經還是念咒、持名,都要以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恭敬心一直念下去,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。

〔汝未能無心,但能持準提咒,無計無數,不令間斷〕。〔無心〕兩個字很重要,這兩個字是關鍵的所在。〔無心〕就是沒有妄想、分別、執著。袁了凡雖然和雲谷禪師兩個人在禪堂裡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妄念,他沒有到無心的程度。他只是一點信心把煩惱伏住,不是定功。他相信一切皆是命運,相信因果報應。

所以雲谷禪師教他更進一步,要修定。持準提咒是修定,妄想、執著沒有了,真性就顯露出來了。佛在大乘經上常說的〔法爾自然〕,就是淨宗所講的〔一心不亂〕。這是佛門裡面修證的目標,也就是圓滿真實的功夫。功夫到了,〔於持中不持,於不持中持〕,就是我們常講〔念而無念,無念而念〕。念一句佛號如此,念經也是如此。我們念〔無量壽經〕,念而無念,無念而念。用念經,一樣達到功夫成片,一心不亂。可見得方法手段不相同,原則原理目標完全是相同的。到念頭不動的時候,感應自然就現前了。

所以做功夫,大致上分三個等級:上乘的功夫,理一心不亂;中等的功夫,事一心不亂;下等的功夫,功夫成片。修學一定從功夫成片,再提升到事一心不亂,晉級到理一心不亂。所以我們功夫達到第一個階段時,不可中止,不要滿足,一滿足就不能提昇了。

功夫雖然成片,成片的上乘,已有生死自在的可能。想那一天走,就那一天走;想什麼時候走,阿彌陀佛就什麼時候來接引你。功夫成片的上乘都能到此境界。雖到這個境界,我們果得生死自在,最好還在世間多住幾天,為什麼?經上講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於西方世界修一百年,住在這個世界磨練磨練。第二個更大的意義是多勸幾個人往生。我們自己去了很好,若是能帶一批人去,那不是更好!所以就不妨把目標著重在幫助別人,在化他。自行化他,功德是圓滿的,這樣才能報答佛菩薩的深恩大德,幫助佛接引眾生。有求必定有得,也就是靈驗。

余初號學海。是日改號了凡。

古人是跟我們現在不一樣,有名,有字,有號。名是父母取的,決定不能改變。要是把自己的名字改掉了,這是大不孝。父母給你取的名,就是父母對你一生的期望。你把名字改掉,對於父母希望忽略了,這是真正的不孝。古時候名、字之外再用號。用號的,在社會上是比較有身分有地位了。

古人成年之後,大眾對他就不稱名了,沒有人再稱他的名了,這是對他尊敬。男子二十歲行冠禮,在沒有行冠禮之前,大眾皆可以稱他的名。行了冠禮之後,表示他已成年了,如果稱他的名就是對他不尊敬。那要怎樣稱呼呢?就是在行冠禮時,他的同輩,他的兄弟,他的同學、朋友,送他一個〔字〕,從此以後稱他的〔字〕,不稱他的〔名〕,一生都是如此。縱然將來作官,朝廷上皇帝也稱他的字,不稱他的名。若稱名,必是他犯法有罪了。他要被判刑罰罪。所以在稱呼上的常識,不可不知道。

若對他更恭敬,字也不稱了,稱他的號或是出生地名,他是某一地方生的。表示這個地方出了這樣一位受人尊敬的大人物。稱地名是最恭敬的。譬如清朝的李鴻章,當時很受大眾尊敬,名、字、號都不稱,稱他李合肥。他是合肥人。佛門裡也是如此,到達最尊敬的時候,名、字、號都不稱了,往往稱寺廟地名。像我們稱智者大師為天台大師。他居住在天台山。慈恩法師,是慈恩寺的窺基大師。最尊敬的稱呼是稱地名。

了凡、學海,皆是他的號,這是很尊敬的稱呼。他的名,終其生只有兩個人稱他,一個是父母。父母一生稱你名,不稱你的字。你的祖父母、伯叔都要稱字,這是對你尊重客氣。只有父母稱名,除父母之外,另一個就是老師稱名。所以老師、父母是一樣的尊敬,父母之恩和老師之恩是同等的。只有父母、老師可以稱名,皇帝都不稱名。但是對於長輩自己要稱名,表示恭敬。對於平輩可以稱字。這些稱謂我們要曉得,不能搞錯。佛門裡面有內號、外號。內號就是法名,外號是字。還稱名、稱字。

蓋悟立命之說。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。從此而後。終日兢兢。便覺與前不同。前日只是悠悠放任。到此自有戰兢惕厲景象。在暗室屋漏中。常恐得罪天地鬼神。遇人憎我毀我。自能恬然容受。

這一段是說他改過自新的決心和行持。首先他把別號改了,以前他的別號叫〔學海〕,從這以後就改成〔了凡〕。〔了〕是明瞭,〔凡〕是凡俗。現在對於世俗之間的事情他都明瞭,也就是覺悟的意思。真正曉得命運是自己造的,自己可以改造。道理、方法他都懂得了,從此以後不會再走宿命論這條道路。命不是定的,決心改過之後,氣象就不相同了。也就是日常生活的感觸不一樣了。他說從此終日能提高警覺。〔兢兢〕是警覺的狀態,不像從前迷惑顛倒。

以前是『悠悠放任』。悠悠放任是很隨便的意思。就是過一天算一天。日子怎麼過的?不曉得。沒有理想,沒有方向,俗話講的醉生夢死。這樣決定被命運拘束,不能創造自己光明的前途。

改過之後,『到此自有戰兢惕厲景象』。拿現在的話講,改過自新的意識形態不一樣,也就是說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轉變過來了。從前的看法是命中註定的,還有什麼轉變的呢?沒有法子了。現在曉得命運可以自己改造,這個觀念轉變過來了,比以前顯示得更積極,更發奮,更樂觀。

〔在暗室屋漏中,常恐得罪天地鬼神〕,這一句非常重要。一般人所以不能改過自新,就是不曉得這個事實。為什麼〔無量壽經〕念多了,真正體會到這種情形,會比袁了凡還要來得謹慎。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數絕對沒有法子計算,拿我們現在全世界的電腦集合來計算,也算不出來。每一個人神通道力都像阿彌陀佛一樣,天眼洞視、天耳徹聽、他心遍知。我們一舉一動,心裡面起個念頭,他們都知道。不要說做壞事,起個惡念,阿彌陀佛、觀音、勢至、西方世界的大眾們沒有一個不知道。能瞞過誰?

這是講獨居無侶,人目所不見處,他也是規規矩矩,謹謹慎慎,不敢起一個惡念,這才真正做到了克己的功夫。我們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想成就自己的德行,如果還是自己欺騙自己,那怎麼能成就呢?孔夫子說:〔君子慎獨〕。〔慎〕是謹慎,〔獨〕是獨自一個人,獨居也能決定不放逸,這叫真正做功夫。一般人懈怠、放任的習氣太重了,就是隨便慣了。在大眾中比較謹慎收斂一點,人見不到的地方他就放逸了。

為什麼從前寺院叢林的修行,一定要住廣單,不可以一個人住一個房間?一個人一間寮房是不可能有成就的。睡廣單就是〔依眾靠眾〕,十幾個人睡在一個房間裡,我們今天稱為睡通舖,睡覺時也不能隨便亂動。用這個方法,目的在使人不可以有絲毫放縱,這樣來歷練自己。現在的社會跟從前的社會不一樣,每一個人都不願意約束自己,一定要享受舒服。不錯,這一生可以好好的享受。來生再到三途裡慢慢去享受,道業不能成就。

寺院裡也有單獨的房間,是專為年老的修行人而設的,他的行動不方便,大家在一起過團體生活,行動都要一致。年老的人,體力衰弱行動不便,才給他一間寮房。寺院裡面身分地位比較高的,瑣碎的事情多,像住持、當家師,什麼事情都要過問,也要單獨一個房間,便利於辦事。

所以真正修行,六和敬裡的身和同住,絕對不是一個人一個房間。如果說是兩三個人住一個房間不方便,我不願意跟他住。有這種念頭,念佛功夫成片絕對得不到。為什麼呢?心不平等,心不清淨,還有嫌棄,這怎麼能成就?

修行在那裡修?就在這個地方修。在極不平等的環境裡面修自己的清淨心、平等心,這叫修行。不願意跟人相處,這就是過失,就是毛病。了凡居士發現他自己的毛病,就要痛改前非,把毛病改過來。我們現在有這個毛病,不但不改,還要繼續去培養,這怎麼能成功呢?

所以僧團裡首先要求我們修學的就是六和敬;六和敬就是大眾在一塊共修基本的戒條。個人所遵守的就是〔五戒十善〕。在從前,寺院叢林裡面以〔沙彌律儀〕做基礎,十戒二十四門威儀。現在不要求那樣的苛刻了,我們只要求五戒十善就夠了。出家、在家都應當如此,規矩不能再降低了。團體生活就要求六和敬,把我們的毛病習氣都修正過來,不討厭別人,不怨憎別人。〔遇人憎我毀我〕。〔毀〕是毀謗。不會跟他計較,不會把他放在心上,〔自能恬然容受〕。〔恬〕是安然。由此可知,他的心境相當平靜,不像從前心浮氣躁,一點點委曲都受不得,現在可以受委曲了。這就是看到他修行的功夫在增長,這就是效果。所以一個修道的人,一個真正學佛的人,要學著跟任何人都能相處。跟佛菩薩能相處,跟妖魔鬼怪也能相處,在任何境界裡,都是怡然自得。

我們看〔六祖壇經〕,六祖大師在黃梅證的果位我們不曉得,但最低限度也應該是圓教初住菩薩,只會比這個更高,不會比這個更低。他是明心見性的人,初住以上的菩薩。這還得了!他去伺候那些打獵的人。打獵,天天殺生造惡。他眼睛看到,耳朵聽到,還要替那些獵人燒飯,伺候這些獵人。獵人是他的主人,他是獵人隊裡的僕人。獵人要吃肉,他也要伺候。不是短時間,是十五年!我們能忍受得了嗎?他在那個環境裡怡然自得,不起心,不動念,不分別,不執著。十五年是六祖真正的修行。他在黃梅是開悟了,悟後起修。他在一切順境、逆境裡面修清淨心、平等心、大慈悲心。沒有別的,就是修這三樣。

我們今天與人相處,是不是在順、逆境界裡面,物質環境、人事環境裡修清淨心?如果不是修清淨心,就沒有修行,與自己一點利益都得不到。那不是學佛,那是搞佛學。每天在文字紙堆裡去鑽,也能說得天花亂墜,煩惱天天增加,將來的前途依舊是往生三途六道。這就錯了!真正修行人絕不執著文字,離言說相,離名字相,離心緣相。他求的是心地清淨,心地平等。清淨心,平等心就是真心,就是本性,他所求的是明心見性。

我們念佛人也是這個目標,我們求功夫成片。成片就是心地清淨平等,平等就是一片,清淨就是一片,心裡面沒有界限。換句話說,還有分別執著就不能成片。一有界限,就不能成片。離開一切分別執著,功夫才可以成片,這叫真正修行。他有了這樣的功夫,功夫並不很深,稍稍上軌道了,感應就現前。

到明年。禮部考科舉。

明、清的禮部相當於現代的教育部。是國家舉辦的考試,相當於現代的高普考。現代中國的高、普考是考試院負責的。從前考試跟教育都是禮部掌管,禮部的職權相當於現在教育部跟考選部。

孔先生算該第三。忽考第一。其言不驗。而秋闈中式矣。

他命裡註定的是第三名,現在跟命裡就不一樣了。這是他行善積德,他的名位從第三名提高到第一名,他考到第一名。〔其言不驗〕。這就跟定命不一樣了,這就是變數。他嘗到了,確實有變數,而不是定數。〔而秋闈中式矣〕,古時候大考都定在秋天。〔闈〕是闈場、考場。他考中了,就是考中了舉人。了凡先生的命裡,只有中秀才的份。因為命裡講,他沒有科第,他只有中秀才的份,科第最高的是進士。以後他發願求中進士,也被他求到了,那是他命裡沒有的,才是求到的。

然行義未純。檢身多誤。或見善而行之不勇。或救人而心常自疑。或身勉為善而口有過言。或醒時操持而醉後放逸。以過折功。日常虛度。

這段所敘述的幾樁事,都值得我們參考,值得我們效法。

〔行義未純〕。〔義〕是道義,或者說得更淺一點就是義務。幫助別人,不要求報酬的,這是義務。儒家教我們的五倫十義。由此可知,行義是性德。父母對於兒女的愛護教導是義務。兒女對於父母孝順也是義務。兄友弟恭,乃至於朋友有信,與朋友信實,這是義務。義務就是應當這樣做的,應該做的。人與人之間應該要互愛,應該要互敬互助。了凡居士懂得,雖然是做,做得不純,裡面摻雜個人利害。我去幫助他,對我自己不利,這一考慮就不純了,也不能夠盡心盡力去幫助別人。這是自己反省,雖然做,做得不夠。

〔檢身多誤〕。〔檢〕是檢點,反省自己的毛病,過失還是很多。下面舉幾個明顯的例子。或者是〔見善而行之不勇〕。儒家所講成人之美。美就是善。我們遇到了人家做好事要幫助,要成就他。為什麼?一件善事對於整個社會、鄉里都有好處。譬如道路壞了,這人要發心修補。我們見到了,就要盡心盡力的幫助他,把這件善事做好,便利於大眾。類似這種對於社會有利益、對大家有利益、有幫助的事情,我們都要幫助他。了凡先生也能夠隨喜去做,但是做得不夠勇猛。也就是說沒有盡心盡力,稍稍的隨喜一點。這就是反省自己的過失。

〔或救人而心常自疑〕。別人有苦難,要去幫助他。我應不應該幫助他?如果在今天的社會,求幫助的人很多,我們常常遇到。而且求幫助的人當中,有很多是來欺騙的,是來騙錢的。騙了之後他到外面去吃喝嫖賭,那就有罪過了。所以行善的確不容易,行善真正要有智慧,要有慈悲。智慧能明察,能判斷,應不應該做;慈悲是真正的動力。確實他有苦難,我們一定要盡心盡力去幫助他。如他用欺騙的手段,我們一眼看穿,我們要教導他。如果他並不是很衰老,也並不是有病,身體健康強壯,應該教導他從事正當的行業,不要用這種方式來討生活。應該勸導他,教導他。〔或身勉為善,而口有過言〕。所以改過自新不是蹴然成就的,是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,不斷去改。初期這些現象,決定是免不了的。身雖然善,能夠合於禮法,但是口裡面的言語還會有過失,口不擇言,這是習氣。自古以來,所謂言語是禍福之門,不能不謹慎。

孔夫子教學的四科:第一個科目是德行。德行是做人的根本,今天講教育中的德育。現在這個社會德育沒有了,不講求了。第二個科目就是〔言語〕。孔夫子多麼著重言語。說話要有分寸,說話不能傷人。言語傷人,是不知不覺的,人家懷恨在心。將來的報復是沒有辦法預料的。往往許多的怨仇誤會都是從這兒來的。這個事情麻煩大,〔說者無心,聽者有意〕,所以不可不謹慎。少言就寡過,何必多說話呢?人家不會把你當啞巴。

尤其修行人求心地清淨,自行化他,一句「阿彌陀佛」就行了。人家給
我們講再多的話,我們一句也不要答覆他:〔阿彌陀佛〕!他再講。〔阿彌陀佛〕!聽個幾句〔阿彌陀佛〕,聽完之後,他講什麼我不曉得,我們就念〔阿彌陀佛〕!我們把這句〔阿彌陀佛〕給他,他講的那些東西我沒聽進去。這樣好!所以言語少好。袁了凡是有言語多的毛病。

〔或醒時操持,而醉後放逸〕。就是清醒時能注意自己的言行,很守規矩,很如法。他喜歡喝酒,酒喝醉了,就又放逸了,毛病就出來了。酒是佛法的大戒,五戒裡有酒戒。但是諸位要曉得,佛為什麼要戒酒?就是酒醉後亂性。如果我們飲酒不至於醉,酒有開緣,可以喝的。但決定不能喝醉。戒律講得很嚴格,是滴酒不沾。為什麼?怕我們止不住,感情用事,沒有理智,一杯接著一杯。那可麻煩大了,那決定是破戒。

從前我在台中求學,李老師講〔禮記〕。〔禮記〕的註解是鄭康成註的。鄭玄是東漢大儒,是馬融的學生。馬融在當時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學問家。但是馬融的心量不大,學生成就若是超過他,他心裡很不是味道。鄭玄的成就超過老師,青出於藍。老師不甘心,想派刺客把他殺死。所以他離去時,馬融帶著學生到十里長亭送行。實在是不懷好意,令同學們每人敬酒三杯,鄭玄喝了三百杯〔三百杯的典故就是從這裡來的〕,希望把他灌醉,在路上好下手。那裡曉得鄭康成的酒量很大,三百杯喝下去,小小的禮節都不失。李老師說,如果人人的酒量都像鄭康成,釋迦牟尼佛這條戒就不用制定了。

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制定這條酒戒?我們要了解制戒的意義。學佛的同學如果在烹調時用作料酒,是不會醉人的,調味是可以的。如果年歲大體力衰,他血液循環慢,酒可以幫助血液循環,每餐飯喝一杯酒,這也是可以的,這是開緣。不是破戒。

同樣道理,佛門忌五辛。五辛裡,尤其是大蒜。五辛是大蒜、蔥、蕎頭〔大陸叫小蒜〕、韭菜、洋蔥〔興渠〕。佛為什麼禁止我們吃呢?〔楞嚴經〕上說得很好,修行最重要的是清淨心。功夫不到家,飲食會影響心理生理。功夫到家,心理作得主宰,境隨心轉,那就事事無礙。如果還是心隨境轉,這是有障礙。佛跟我們說:〔五辛〕生吃助長肝火,容易發脾氣;熟吃增長荷爾蒙,容易引起性衝動。所以佛制禁食都有道理的。換句話說,不管生吃、熟吃它都增長煩惱,所以禁止。

有一些在家同修說,五辛不能吃,我們對吃素的興趣都沒有了。若當佐料配菜不起作用。炒一盤菜裡面加一兩個大蒜,是起不了作用。要明白佛制禁食的用意。所以要明理。佛法是很講道理的,這才曉得佛法是活用的。合情、合理、合法,通人情、通道理的。

受了戒也有開緣,你才能度很多人,自己也歡歡喜喜的跟大眾在一起。所以在某一個場合裡,有智慧觀察,通權達變,要利用機會。因為他們能聞到佛法是很難得的,我們在飲食之間就把佛法的大道理告訴他,他聽聽也種了善根。所以這是機會教育。

〔以過折功,日常虛度〕。〔功〕與〔過〕兩相比較,每天的過多功少,沒進步!光陰空過了。

自己巳歲發願。直至己卯歲。歷十餘年。而三千善行始完。時方從李漸菴入關。未及回向。庚辰南還。始請性空慧空諸上人。就東塔禪堂回向。

己巳(隆慶三年公元一五六七)至己卯(萬曆七年公元一五七九)經歷十一年,許求取科舉、科第之願,要行三千善事。三千善事十一年才圓滿。〔時方從李漸菴入關,未及回向〕。這是因為他在外面服務,曾經一度在李漸菴的軍中辦事,任參謀一樣的職務,跟著軍隊到處行軍,沒有機會迴向。〔庚辰南還〕,第二年才有機會。〔始請性空、慧空諸上人,就東塔禪堂回向〕。這就是他己巳年所許的願圓滿了,真正做到了最後迴向。因為他許願時自己寫了疏文,表示要認真改過自新,積功累德。現在他修積的功德,三千善事做圓滿了,迴向報恩,他的願求也果然是得到了。

遂起求子願。亦許行三千善事。辛巳生男天啟。

他命裡沒有兒子,要想發願求得兒子。真正是他修來的,他求到了,求有益於得也。〔辛巳、生男天啟〕。他許願行三千善事,三千善事還沒有圓滿,他就生了兒子。因為他發這個願,第二年就生了兒子,天啟是他的大兒子。所以真正發願,一發願就有感應。當然三千善事他一定會兌現的。雖然還沒有修完,兒子已經得到了。跟前面一樣。前面禮部考試,他三千善事還沒有圓滿時,他居然考中第一名。命裡註定是第三,他考中第一名。這是感應道交,不可思議。

余行一事。隨以筆記。汝母不能書。每行一事。輒用鵝毛管。印一硃圈於曆日之上。

每天行善,做一樁好事他就記下來。夫妻兩個都行善。他太太不認識字,不能記。就用鵝毛管蘸著印泥,家裡用的日曆本子,每一天做一樁好事,印一個紅圈。

或施食貧人。或買放生命。

這是舉兩個例子。〔或買放生命〕,這就是放生。今天我們發心放生,要記住不要受騙。發心放生的人很多,都到鳥獸公司去買。他們是專門捕捉來給你放生的,你不放生他就不捕捉了。你愈放得多,他拼命去捕。這不是放生,是害生,這是決定錯誤的。不但沒有功德,還有過失,是有罪過。

所以佛教講放生,是在日常生活中,買菜時偶然看見的。不要故意去找,故意去找就是攀緣。偶然之間發現了,這個動物活活潑潑,判斷他可以活命,買下來放生,一定能活下去的。看到雖然是活的,買去放生他也活不成,就不必了,不如拿這個錢做其他的功德。所以一定要有智慧,不可以感情用事。

我們宣揚吃素,勸人不殺生,勸人愛護動物,都是放生修學的意義。不一定要買動物去放才叫放生,那就搞錯了。像豐子愷的〔護生畫集〕,能多印多流通。他畫得很好,裡面題的詞,內容也非常的好。但是他裡面的題詞多半是用文言文,如果能發心把它改寫成白話文,再把畫面改成彩色,再標上注音符號。多印給中、小學生,讓他們從小培養愛護動物的觀念,這就真正能收到放生的效果。所以要多方面去著眼,廣泛去修學,不能死在一句話裡面。須知〔放生〕二字含義很廣很深。布施則有財、法、無畏多種,義實深廣不可思議。

一日有多至十餘圈者。

了凡先生夫婦斷惡修善,顯然比過去進步多了。在過去一天難得做一件好事,好幾天才做一樁,所以三千善事十一年才完成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十年三千六百五十天,可見得一天做一件善事,還有六百天沒有做善事。現在一天居然做了十幾樁善事,比從前是大有進步了。想到改過自新,斷惡修善,真正不容易。你看了凡夫婦的確有毅力、有耐心。看他們這樣努力,就曉得精進不懈的修善不容易。要是沒有毅力,沒有決心,毛病習氣不容易斷除。這就是講菩提道上何以進的少、退的多,就是這個道理。

至癸未八月。三千之數已滿。復請性空輩。就家庭回向。九月十三日。復起求中進士願。許行善事一萬條。丙戌登第。授寶坻知縣。

到癸未(發願的時候是庚辰一五八O年,從庚辰到癸未一五八三年共四年),四年三千善就圓滿了。前面三千善事十一年才圓滿。第二次發的願四年就圓滿了。『復請性空輩,就家庭回向』,請法師們到自己家裡的佛堂來做迴向。

〔九月十三日,復起求中進士願,許行善事一萬條〕。他命裡沒有進士,所以現在要求中進士。命裡面沒有兒子,他得了兒子,這是他自己在這一生當中求得來的。命裡沒有進士的學位,他能得到的話,這也是一個變數。雲谷禪師教給他的完全兌現了,有了靈驗。那麼他許願行善事一萬條。〔丙戌登第〕。從癸未年的九月十三日起發的願,到丙戌(萬曆十四年公元一五八六)只有三年。他果然中了進士。登第就是進士及第。命裡沒有的,他又得到了。

〔授寶坻知縣〕,朝廷分發他去做寶坻縣的知縣。這也是他命裡沒有的。他命裡講的,是到四川一個縣做縣長,命裡沒有說在京城附近。寶坻是京畿附近,當時的首都是在北京。寶坻縣距北京很近,在北京的東南方,現在屬於河北省。

余置空格一冊。名曰治心編。晨起坐堂。家人攜付門役。置案上。所行善惡。纖悉必記。夜則設桌於庭。效趙閱道焚香告帝。

這是他做了官之後,用什麼樣的態度來處理公務,替老百姓造福。縣市長是朝廷選的,不是老百姓選舉的。這個縣市長好!他確實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。從做了縣長開始,他每天準備一本冊子,空白的本子,名「治心編」。這是對治心裡、檢點起心動念善惡的記事本。

〔晨起坐堂〕,每日處理公務,審問案子。因為從前的知縣就相當於現在的縣長,不但要管理縣的行政,而且還要管縣的司法。就是縣裡最高的司法官,案件都需要他來審察。不像現在行政、司法都分開了,司法有法院法官處理。從前縣市長還要管司法,管審案,這叫坐堂。

〔家人〕,家裡的佣人。這本冊子都隨身攜帶。〔門役〕是縣政府裡的當差。門役就將這一冊記事本放在他辦公桌上。他每天做的善事,做的惡事,大小事都登記其中。因為他許願要做一萬條善事,所以小善、大善都要登記,看看到什麼時候這一萬條善事才能圓滿。晚上他還要設香案。就是在庭院裡擺一個香案,把今天一天所做的事情向天帝鬼神報告,不敢隱瞞在心裡。

〔彷效趙閱道焚香告帝〕。古人有這種做法。彷效古人的做法,使得自己真正懺悔,身心清淨,絲毫不敢隱瞞。這是佛家所講的〔發露懺悔〕。

汝母見所行不多。則顰蹙曰。我前在家相助為善。故三千之數得完。今許一萬。衙中無事可行。何時得圓滿乎。

從前沒做官,工作不會太忙,所以太太幫助做善事容易。現在做了官了,住在官府裡面,等於現在的公家宿舍。從前做官的住家與老百姓是不接觸的,尤其是眷屬,和外面不接觸,家人無法幫助他行善。想一想,所許的一萬條善事要到那一年才能圓滿呢?這是使他太太發愁擔憂的。

夜間偶夢見一神人。余言善事難完之故。神曰。只減糧一節。萬行俱完矣。

他白天動這個念頭,晚上就有感應。晚上做夢,夢到一位神人,他就跟神明說:〔我許的一萬條善事,在公務當中修積善事,反而不及從前便利,這一萬條善事很難圓滿〕。神就告訴他:〔你在政務裡面所做的減糧這件事情,你的一萬條善事都做圓滿了〕。他的確做了這樁好事。

蓋寶坻之田。每畝二分三釐七毫。余為區處。減至一分四釐六毫。委有此事。心頗驚疑。

他做了縣長之後就把田租減少了。前一任知縣時,收租是按照每畝田收二分三釐七毫這個數字來收租的。〔余為區處,減至一分四釐六毫,委有此事,心頗驚疑〕。神怎麼知道我減租?想想真的有這一樁事。他減租稅的幅度很大,所以全縣的農民都得到他的好處。這一個縣何只一萬農民得到他的好處,一萬件好事不就做圓滿了嗎?所以他自己也懷疑,懷疑兩樁事情,第一我做事情神怎麼會知道了?第二、做這一樁事情會有這麼多這麼大的功德嗎?所以諸位要曉得,俗語常講,公門好積德。一般人修大福德沒有機會。袁了凡要沒有做縣長的機會,他想做一萬條善事那要做多少年!今天他有這個機會,能夠利益萬民,一樁善事就抵得一萬樁善事。

公門裡積德是容易,造罪也容易。一個政策不便利於老百姓,對老百姓有損害的,一樁事就是一萬條罪過。禍福確實是在一念之間。地位愈高,禍福造作的範圍就愈廣泛。一個國家的領導人,一個政策,一個善行與全國老百姓有幫助,那就行了千千萬萬條的善事。一個政策有害於老百姓的,那他就做了億萬條的惡事。一般人沒有這個機緣,不在位,行善、造惡都很有限,都不太大。得到這個地位,有這個機會,造惡、造善都不能不謹慎。行善,前途絕對光明;造惡,必墮三途苦報。為什麼呢?他所造作的都比一般人來得深廣。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。

適幻余禪師自五台來。余以夢告之。且問此事宜信否。師曰。善心真切即一行可當萬善。況合縣減糧。萬民受福乎。

他剛剛做了這個夢不久,恰巧碰到從五台山來的幻余禪師,了凡就把這件事情向他請教,並且問他這個事情能不能相信?如果真的有這麼一回事情,那實在是好,所許的一萬條善事就圓滿了;如果不能相信,這一萬條善事得慢慢去做。法師就告訴他,『善心真切』,確實是『一行可當萬善』。

這道理在〔華嚴經〕上,所謂〔一修一切修〕,這是華嚴事事無礙的修學。為什麼說一修可以一切修呢?如果這一修是見性的話,那就一切修了;這一修沒有見性,那一等於一,一不等於二。如果一修要見性的話,一就是無量,無量就是一。

什麼是心性?我們舉一個淺顯的例子來說。淨宗講的清淨心,心清淨沒有一樣不是,何止萬善。一句〔阿彌陀佛〕稱為萬德洪名。我們逐漸明瞭事實真相,才覺得蕅益大師的話很有道理,他告訴我們,一句〔阿彌陀佛〕,無量無邊的法門都包含在裡面,萬行都在其中。他說:〔豈知念得阿彌陀佛熟,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,都在裡許。千七百公案,向上機關,亦在裡許〕。前一句是把教下都包括了;這一句〔千七百公案〕,是禪宗也包括了。宗門教下,都在這句佛號裡面。又說:〔三千威儀,八萬細行,三聚淨戒亦在裡許〕。持戒也在裡面了。持戒就是守法,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。什麼法門都在一句阿彌陀佛聖號裡面,〔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〕。許多人不懂得,修到心地清淨,那就是佛門講的法門無量,都圓滿了,圓修圓證。多少人尚不知道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好處。

所以我們起心動念,諸佛菩薩、天地鬼神沒有不知道的。這一念從真性裡生出來,特別著重在真心。真心沒有界限,真心沒有邊際。行再微小的一樁善事,與真心相應,再小的善也是盡虛空、遍法界。了凡還沒到這個境界,了凡只是在事相上利益了一縣內的老百姓。

〔善心真切,即一行可當萬善〕。這是理。〔況合縣減糧,萬民受福乎〕

?這理論了凡先生還不會,他的萬善圓滿是在事上修的。如果從性上修,就是真心上修,那一善是盡虛空遍法界,不只萬善。縱然是我們在街上遇到一個乞丐,布施他一塊錢,這一塊錢的功德稱性。為什麼?因為當時你沒有人、我的分別,沒有分別他是乞丐,我是能布施的人,能所雙忘,三輪體空。一塊錢的布施功德是盡虛空、遍法界,因為是性德的顯露。今天布施千萬億萬,不如真心人布施一塊錢的功德大。為什麼?你布施千萬、億萬是從意識心上布施的。意識心是有分別、有執著、有界限的,你突破不了這個界限。真心人一塊錢雖少,他沒有分別、執著,沒有界限,就和虛空法界完全相等。這是不一樣!所以諸佛菩薩修功德,我們沒有法子跟他比,原因是用心不一樣。境隨心轉,我們的心量很狹小,修再大的福德,分別執著的界限畫在那裡出不去;菩薩、阿羅漢邊界沒有了,所以他的一點點善事就是無量無邊的擴展出去了,達到盡虛空,遍法界。頭一句講的是理,我們要曉得這道理。念念功德圓滿,圓遍法界,遍滿十方。這個意境就不是凡夫所能想像得到的。了凡先生是從事上修的,事上修便利於萬民。

吾即捐俸銀。請其就五臺山齋僧一萬而回向之。

很難得,他立刻就能夠將自己的俸祿捐獻出來到五台山去齋僧,供萬人大齋。常講千僧齋,他要打萬僧齋。滿他這一萬條善事的大願。〔齋僧〕就是請出家人吃飯。明、清時代,四大名山出家眾經常都有幾萬人。五台山一萬人是少的,人數最多的是普陀山。普陀山住眾大約三、四萬人。在明清佛法相當興盛時,峨嵋、九華大約有一萬多人。所以他到那裡去齋僧。

〔足見其人當機立斷慷慨布施。無絲毫牽強吝情處。宜其受福無量也〕。〔宜〕是應該。這樣慷慨大方布施,沒有一絲毫懷疑,沒有一絲毫吝嗇,自己所有的馬上能夠拿出去。了凡先生是個清官,不貪污。清官俸祿能有幾何?這次請客,請一萬人吃飯,大概把他那一點俸祿積蓄的錢全部都拿出來了。他出身清寒,尤其相信因果報應,決定不敢取一分非法之財。所以這是很難得的,一般人做不到。一般人雖做好事總是抽出幾分之幾。有一百塊錢,拿出一塊錢做好事就覺得很滿意了。不像袁先生,全都拿出來,這是很難得的。

孔公算予五十三歲有厄。

就是五十三歲壽命到了。而且算得很準確,是八月十三日丑時,算得那麼清楚。這一年有災難,這一年過不去。

余未嘗祈壽。是歲竟無恙。今六十九矣。

他寫這篇文章是六十九歲。五十三歲那一年他沒有求長壽,那一年也過來了,也沒有什麼災難。沒有求長壽,壽命延長了。由此可知,世間法裡最大的就是生死大事,也就是壽命。連壽命都可以求得,何況其他的呢?功名、富貴、兒女,沒有壽命難求,壽命都可以求得到,那麼其他沒有一樣是求不到的。這個「求」要如理如法的求,要從至心上求,從自己心地上求,沒有一樣求不到的。如果撇開了心地,從外面去求,那就是前面雲谷禪師所說的「內外雙失」。所以佛門講的求福、求慧、求生淨土。中國世俗所講的是求福、求壽、求兒孫。多福、多壽、多男女,多兒孫,世間人求這個確實求得到,沒有求不到的。我們知道了凡確實是添福、延壽、添丁,完全是超出他命裡的常數。這是他一生修得的,不是命裡註定的。

書曰。天難諶。命靡常。

〔書〕是〔書經〕,五經裡的一部書。〔書經〕是中國最古老的歷史,記載上古時代的典章制度。

這兩句話,〔文見商書(〔商〕是商朝)咸有一德篇〕,〔商書〕裡面的一篇。〔天〕是講天命,也就是我們講的定命。我們命運被人算定了,落在數量裡。〔諶〕就是信的意思,天命難信。也就是常數是有的,但很難相信。為什麼?它有變化。雖是一個常數,但它天天都有加減乘除。了凡居士斷惡修善,惡的天天減少,善的漸漸在增加。做了知縣,減糧這一節,這是乘法不是加法。這一乘,一萬條善事沒幾天就做完了,圓滿了。這就不是一一相加,是乘法。如果造大惡,那一下就除掉,不是一樁一樁減。所以我們起心動念,所作所為,的確有加減乘除。這就是很大變數,常數有,變數就難信。常數決定是有,不是呆板的,是會變的。

〔命靡常〕,註解上說:〔禍福無門,惟人自召〕。〔太上感應篇〕明白的告訴我們,禍福都是自己行業感得的果報。

又云。惟命不於常。

這也是〔書經〕上一句話。〔周書康誥篇〕裡所說的,也是說天命無常。告訴我們修德的重要,變數勝於常數。

皆非誑語。

古聖先賢這些教訓都是真實的,所以我們尊稱為經典。經典就是我們現代人所講的真理,絕對是真實,不會改變的。這些教訓應用在現代,還是真實的。若不信,憑著自己的意思,胡作妄為,只有增加過失。眼前縱然得到一點好處,何況所得到的,定是命中有的,若不知修德,所得也保不住。不但財富不能常保,壽命都靠不住。命都保不住了,財富再多又有什麼用!這個社會隨時都有災難,隨時都可以把命丟掉。你想想看,其他的還有什麼意義,縱然得到了也沒有意義。〔普賢菩薩行願品〕裡說得很好,一個人在臨命終時什麼都帶不去。你的家親眷屬,你的地位,你的威勢,你的財富,沒有一樣你能夠帶得去的。能夠帶得去的是十大願王。願王常隨不捨,引導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。

佛門也說:〔萬般將不去,唯有業隨身〕。這是很重要警語。既然曉得業隨身,業會隨著我們走的,我們就應該要努力修善因,不要帶著惡業走。帶惡業,我們就由惡業引導墮三惡道;善業引導生三善道;念佛的淨業引導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。比較比較,衡量衡量,我們就清楚了這一生中,應該要做些什麼。所以眼光要看遠一點,要看大一點,不要在眼前斤斤計較,不要計較這一生的得失。這一生時光非常短促,如果我們能在這一生中多做一點好事,多利益一切眾生,這個功德大。

古聖先賢的話,我們讀了要能夠相信,能接受,依教奉行,所得的功德利益是自己受用不盡的。你不相信,你認為那是神話,靠不住,那是自己的業障。無比殊勝的因緣,就當面錯過了。

吾於是而知凡稱禍福自己求之者。乃聖賢之言。

這是了凡先生真正覺悟的話。大聖大賢有真實的智慧,把事實真相看得清清楚楚。佛、菩薩是聖人當中的聖人。

若謂禍福惟天所命。則世俗之論矣。

這是講常數。以前孔先生跟他算命是世俗之論。雲谷禪師教他改造命運是聖賢之言。曉得這個道理,你還需要去算命嗎?還去看相,看風水嗎?不要了!相信聖賢之言,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,自己開拓美好的前途。

汝之命未知若何。即命當榮顯。常作落寞想。

了凡先生的命是被人算定了。他的兒子沒有給人算過,不知道他的定命是如何,實在講也不需要算了。〔即命當榮顯,常作落寞想〕。以下這一段開示,非常重要,是他教導兒子:你命裡將來是大富大貴,達官顯要,也要常作落寞的想法。落寞即是不得志。為什麼要作此想?是以後縱然發達了,人謙虛,能夠禮讓,不會以富貴對別人起一種驕慢的念頭。自己能謙虛,這是培養自己真實的福德。

即時當順利。常作拂逆想。

樣樣事都很順利時,也常常想著遇到許多的困難。就是在順利當中,還是要謹慎,還是要小心,不敢大意。諸葛亮一生成功就是在此,諸葛一生做事小心謹慎。

即眼前足食。常作貧窶想。

眼前衣食不缺乏,相當的豐富,可是一定要知道節儉。如果在貧困時能常常守住這一點,德行、善行都能夠增長。中國歷史上范仲淹就是如此。范仲淹出身非常清寒,年輕時念書沒有東西吃。在寺廟裡念書,每一天煮一鍋粥(我們現在稱稀飯),把粥劃成四格,每餐吃一塊,過這樣貧困的生活。到以後發達了,做了宰相,一人之下萬人之上。他的生活方式還是保持從前窮秀才的生活,沒有改變多少,只是小幅度的調整。他收入多,就想到很多貧苦的人。把他的收入救濟那些貧苦的人。看他的傳記,得知他曾養活三百多家。一個人的收入養活了三百多家,你就曉得三百多家也只能糊口而已,都過很貧窮的生活。如果過得很富裕,他那有能力養活三百多家。這是我們中國人中的大賢。印光大師讚歎,孔夫子之後就是他。他的子子孫孫一直到民國初年都不衰,這是他培育百世之德,才有百世的子孫保之,范仲淹是此中一個。中國第一個是孔夫子,第二個是范仲淹。范家八百年不衰,都是積德積得厚,真正修行,真做!能夠把自己的福報分給別人去享受,這是大福報。福報不要享盡了,分給別人享,後福就無窮了。一直到民國初年時,范家的子孫都能守住家風,都很好,在中國歷史上像這樣有大德的人家不多。

印祖在〔文鈔〕裡說還有一個人,清初的一位葉狀元,這個人一直到滿清末年時,他的家業三百年不衰。由此可知,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,才是人生第一大事。

即人相愛敬。常作恐懼想。

俗話講受寵若驚。別人愛護我們是好,但是我們要自己想一想,我們有什麼地方值得人愛護,值得人敬仰?唯恐自己的德能不夠。這樣想法是好。時時能回頭,進德修業,不負眾望。

即家世望重。常作卑下想。即學問頗優。常作淺陋想。

這些都足以戒除貢高我慢。慢是很大的煩惱,貪、瞋、癡、慢。傲慢與貪、瞋、癡有連帶的關係,他從這裡著眼下手,確實是斷煩惱的好方法。斷盡煩惱,性德才能夠顯露。這是真正修德有功。

遠思揚祖宗之德。近思蓋父母之愆。上思報國之恩。下思造家之福。外思濟人之急。內思閑己之邪。

這以下的文字是這一章的總結,非常重要!立命的關鍵就在此。我們心裡思的什麼,想的什麼,這是進德修善的典範。中國過去的教育,說的是人與人的關係,人與天地萬物的關係。教你常常想:〔遠〕要如何榮宗耀祖,〔揚〕是顯揚祖宗之德。自己在社會上,道德、學問、事業能為社會大眾所尊重,是祖先之光榮。今天社會努力精進的動力是什麼?是名利。大家拼命去做,為什麼?錢財在那裡鼓勵,在那裡推動。如果沒有錢財,誰肯去做?大家都不願去做了。從前人努力,勤奮工作,他的動力是孝道,他想到祖宗,想到父母。我一定要努力修善積德,使我的父母有面子,我的祖宗很光榮。這個動力比名利高尚得多。這是我們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道統,佛法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。所以對於祖宗的祭祀,祠堂的建立,都非常重視,這是中國文化的大根大本。人能夠孝親,能夠不忘本,自然能夠心正行正,不會做壞事。

〔近思蓋父母之愆〕。〔愆〕是過失。兒子孝順,兒子對社會有貢獻,父母縱然有一點小的過失,社會人士也會把它忘掉。父母有這麼一個好兒子,大眾都讚歎他父母了。這是孝子。

〔上思報國之恩〕。國家對人民有君親師的使命,保障人民安居樂業。國民應為國家盡忠。

〔下思造家之福〕。家是家庭。不像現在的小家庭,從前的家是家族,內外眷屬、是一個大的家族。為子弟的要常思造整個家族之福,不是一個小家庭之福。所以一人有福,一個家族皆能享受。

〔外思濟人之急〕。從社會來著想,要盡心盡力替社會服務,為社會大眾造福。在今日社會,最急者無過於倫理道德教育之復興與發揚光大。

〔內思閑己之邪〕。〔閑〕是防止,防止自己的過失。〔邪〕就是邪知邪見。我們今天講的妄想要知道防止。絕對不可有非分之想,起心動念都要知道本分。人人都能知道本分,能夠守住本分,社會祥和,天下太平。〔孟子〕所謂:〔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〕。本是本分。守本分就是要盡義務。儒家所講的本,是指五倫十義,就是要盡到我們在社會、在人生應該盡到的義務。應當做到的這些事情要認真去做,要努力去做,為社會、為家庭造福。

務要日日知非。日日改過。

〔日日知非〕就是覺悟。佛家所說的開悟:始覺、本覺、究竟覺。始覺就是日日知非。始是開始,是天天開始。所以始覺從初發心到等覺菩薩,都是始覺。天天發現自己的過失,自己的毛病,發現了就改。這叫真正的修行,修正自己的見解、思想、行為。日日去改過。這就是大聖大賢的真實修功。

一日不知非。即一日安於自是。一日無過可改。即一日無步可進。

我們要想改造命運,想離苦得樂,這幾句話是關鍵,是鎖鑰,非常重要。一般人一生當中不能成聖成賢,修行得不到一個結果,毛病就犯在此地。天天知道自己的過失,就是天天始覺。一發現就把它改正過來,這叫功夫。真的改過,這是功夫得力。不必多,一天真的能知一過改一過失,三年之後你不是聖人就是賢人,這一點都不假。一天改一條過失,一個念佛人三年之後,不是上品往生,也是中上品往生。這是修學成佛作祖!你肯不肯認真去做。一天一條過失都沒有發現,這是迷惑顛倒。不知道自己的過失,當然就無過可改,那有進步?不進則退,自然墮落。『安於自是』,自以為是,是最可怕的生活。

天下聰明俊秀不少。所以德不加修。業不加廣者。只為因循二字耽閣一生。

這是真的,聰明才智的人很多。〔所以德不加修,業不加廣者,只為因循二字,耽閣一生〕。〔因循〕是放逸、懶散、偷安,日子得過且過,我們常講混日子。這樣一天天混下去了,這樣過生活,就是定命。你命裡面註定的怎麼生、怎麼死,死了以後要到那一道去,全按著定數去安排。這就是雲谷禪師講的凡俗之人、庸俗之人,完全照著命運去走,也是佛在經裡所講可憐憫者。這一段他教給他兒子,確實是世出世間修學用功,都離不開這個原則。

雲谷禪師所授立命之說。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。其熟玩而勉行之。毋自曠也。

了凡先生將雲谷禪師教他改造命運的理論與方法,寫出來傳授給他的兒子,希望他也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。了凡先生依此修學,得到了很好的效果,所以對雲谷禪師所說的理論與方法深信不疑。

〔至精至邃〕。〔精〕是精華、精純、精彩到了極處。〔邃〕是深遠,真實決定正確。

〔熟玩而勉行之〕。〔熟玩〕就是把它讀熟深思,細細去體會,就是熟玩。常常思惟,常常去想,你會得到其中的法味。然後把它變成自己的行為,努力去做!

〔勿自曠也〕。〔曠〕是光陰空過。不可虛度這一生。

**資料來源-報佛恩網**
標籤:
瀏覽次數:53    人氣指數:253    累積鼓勵:10
 切換閱讀模式  回應  給他日記貼紙  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
給本文愛的鼓勵:  最新愛的鼓勵
了凡四訓-大意 《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》 了凡四訓講記-改過之法
 
給我們一個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