檔案狀態:    住戶編號:574111
 兄弟恰恰 的日記本
快速選單
到我的日記本
看他的最新日記
加入我的收藏
瀏覽我的收藏
減壓DIY-認識壓力及調適壓力 《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》 用心選擇--伴你一生
 切換閱讀模式  回應  給他日記貼紙   給他愛的鼓勵  檢舉
篇名: 別把可愛的男孩養成糟糕的丈夫
作者: 兄弟恰恰 日期: 2008.04.02  天氣:  心情:

在小說《男人與男孩》中,男主角哈利從事人人稱羨的媒體工作,還有美麗的妻子、兒子,加上意氣風發的四輪傳動新車。但和同事的一夜情,卻搞砸這位男士的鼎盛期。


他妻子知道哈利出軌後,回父親家去,哈利去求她回家,妻子對他大吼:


「你以為家庭生活是件容易的事嗎?」她突然生氣起來,「你以為聽你哀嚎不再是青少年,每隔5分鐘叫派特(他們的孩子)不要再看『星際大戰』,還有照料房子是容易的事嗎?而且你毫不幫忙,你就像地球上的每個男人,以為只要去上那個瑣碎的班,責任就完成了。」


*    *    *


如果男人真的以為,他只要去上那個瑣碎的班,來供應金錢,就盡了做丈夫、父親的責任,就不能怪女人愈來愈不想嫁人。


根據主計處的資料,近十年來女性單身戶數增幅幾乎為男性的一倍。由於求學、就業因素,女性民國80年底至90年底,單身戶數增幅高達159.4%,幾乎為男性81.3%的一倍。


就算嫁了,女人也更勇於離開品質不佳的婚姻。去年我國離婚率創新高,每千人人口中有2.9對離婚,居全球第五。


女人的確有權對這樣的婚姻品質抱怨。從最表面的家務分擔來看,台灣女人做家事、照顧小孩、老人的時間,比男性多了五倍(主計處資料顯示,女性每週16.22小時,男性才3.27小時)。


明明家事是家中每一個人的事,如果丈夫偶爾洗碗,「就要當做撿到的,」家庭、工作兩頭忙的上班族陳宜玲抱怨。


更糟糕的是,科技的發達並沒有讓男人節省工作時間來陪伴家人、分擔家務,「男人只不過從牌桌移到網路、DVD,」一位女性高階主管觀察。


偏偏男人覺得自己很命苦。過去他父親只要準時把薪水交給老婆,就盡了責任,現在社會還期待他們當「新好男人」。


李宗盛有一首描寫男人壓力的流行歌曲「最近比較煩」。音樂錄影帶裡,青、壯、中年三代的男歌手垂頭喪氣地窩在酒吧抱怨,「每天工作排得滿滿、太太又嫌自己回家太晚。小孩功課不好、女兒太胖、兒子不肯吃飯。」


事實上,男人抱怨的這些苦,一直都是職業婦女長期所挑的擔子。


更令女人難以忍受、也在子女記憶中留有遺憾的,是「父職蒸發」。


一項發表在《人口統計學》期刊的研究發現,在孩子步入成年期的過程中,如果父親和孩子在情感上很親密,對家庭的參與度比較高的話,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會比較優異,也比較不會成為少年犯。


但男人幾乎沒有擔任過照顧者的經驗,遇到孩子如小獸般的需索無度,馬上就慌了手腳,相對於如同「育兒專家」的妻子,顯得很無能,於是他退回讓自己最有成就感的職場。


更遑論女人希望自己的丈夫樂於分享。能坦承自己的感受,即使是傷心,也會告訴她;當她敘述自己的生活點滴或新點子時,會用心傾聽。


現代女性也期望那個長不大的男人樂於分擔。例如會參與家務分配,也讓孩子參與;唸書給孩子聽、指導孩子做功課。


問題出在哪裡?難道我們將可愛的男孩養成糟糕的丈夫嗎?


是夥伴,非競爭對手


美國心理學家、婚姻諮商師蕊爾認為:「我們不應責怪個人,因為丈夫的角色已經改變,我們沒有教出、也未曾教出親密的夥伴,而教出強悍、競爭心強的選手來。」


社會要求男孩強悍、堅毅,認定目標往前衝,也迫使男孩遠離自己的情感需求,也拙於感知別人的脆弱感受。


美國波士頓心理學家威廉.波拉克在《真正的男孩》中,點出父母在養育男孩的三個迷思。


第一個迷思:男孩的行為是生物造成的性別差異,特別是睪固酮(testosterone)所造成的影響,所以社會應接受他們戀物、不溝通、不懂傾訴,喜歡用蠻力解決問題。


事實是:睪固酮的確對男孩的行為、活動有所影響,但影響更遠大的是父母的愛與照顧。父母親足夠的愛,會刺激小男孩的大腦,讓他能夠適應周遭環境。「我們的確可以型塑(shape)男孩子的行為,」波拉克博士說。


父母可以找出方法和管道,將男孩的精力用在正面和具建設性的活動上。如果他們想打架,給他們一個吊袋,讓他們學拳擊;如果他們想吵架,約定他們得就事論事,還可以發展辯論技巧。


第二個迷思:男孩「應該」是男孩,也就是說他們應該像傳統定義的「男子漢」一樣,強壯、堅毅、勇敢、控制女性。


事實是:沒有人去修正「健康男子漢」的定義。健康的男子漢會尊重女性;他的確是勇敢的,包括勇敢表達情感。


第三個迷思:男孩天生對心理、情緒不敏銳。


事實是:男孩子可以被養育成敏感並具同理心,可以去關懷他人,包括女孩的情感。


男孩子之所以「不在乎別人」,是因為文化訓練男孩子必須如此。他們習於以「男人」的方式,包括憤怒、激動或冷漠等來反應。


因此,每一個男孩都有變成好丈夫的潛力,端視父母怎麼愛他、教他。不過好男人有千百種,成為好男人的方法也有千百種,沒有金科玉律,以下是歸納國、內外專家的觀點,給父母參考。


1. 給男孩安全的環境表露情感
這部份焦點在母親,因為母親是男孩所接觸到的第一個全心全意的愛,這份緊密的關係對他一生影響重大。


小男孩在不同階段感到失落,如果母親對他的需求非常敏銳,並給孩子足以信賴的回應,孩子與母親之間就會建立起一種內在的聯繫,也就是心理學家說的「安全的依附(secure attachment)」。


這種安全感很重要,它提供一個不被批評、受保護的環境,讓男孩自由表達他的內心世界,順暢地表露情感,讓他們更了解自己,也更有效地與人溝通,哈佛大學兒童心理學教授、《該隱的封印》作者金德倫認為。


這可能是在2歲時,教他分享一個大漢堡;在9歲時,安慰他沒被選入校隊;或青少年時被女生拒絕。


2. 不要將男孩推出門外
我們的文化會用「成長」為名,將男孩與家庭分離,希望他獨立自主,「像個男人」。


有些母親也會擔心,如果孩子和自己太過親密,會養成一個長不大的娃娃,甚至過於娘娘腔。


事實上,成為一個男人並不意味必須和母親斷了關係。


「我們需要重新看待男性角色,」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系副教授林如萍認為,「我們常把善於發展友誼、關係,歸於女性特質,把獨立、強悍歸於男性。我們應該相信,這些女性特質是『人類』都該有的特質,所以不用擔心男孩太敏感、太娘娘腔。」


事實上,男孩和女孩一樣,都會從各種健康的關係中成長,而且,愈多愈好,美國波士頓兩位女性心理學家凱特.朵莉、尼姬.菲蝶認為。


3. 父親角色不容忽視
男孩會觀察父親在婚姻、家庭、社區中,如何面對衝突、處理關係,在他日後的生活中,會謹記在心,也就是「言教重於身教」。


「父親所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愛母親,」東海大學社工系教授彭懷真說。


就因為父親的角色如此獨一無二,他應該做男孩的表率,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妻子與身邊其他的女性。


想知道更多關於「如何教出女人願意嫁的男孩」好方法嗎?請見2004年8月《康健雜誌》69期!

標籤:
瀏覽次數:37    人氣指數:1637    累積鼓勵:80
 切換閱讀模式  回應  給他日記貼紙  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
給本文愛的鼓勵:  最新愛的鼓勵
減壓DIY-認識壓力及調適壓力 《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》 用心選擇--伴你一生
 
給我們一個讚!